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作者 | 张惠姗  
很多的父母,其实只爱孩子的一部分。  
假如孩子是开心的,甜蜜的,听话的,干净整洁的,成绩优秀的,那么就是可爱的好孩子。  
假如孩子是脆弱的,愤怒的,害怕的,退缩的,抑或叛逆的,那么就都是不可以的,是有问题的,是无法接受的。  
然而,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你眼中孩子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那不过是孤军奋战的小孩,在向我们求助……  
下面这些故事,来自一位校园心理咨询师的分享。  
文中案例均经过改编,希望给你带去启发。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小米8岁,今年9月,开始住宿生活。  
开学到现在,小米每天都在哭。  
最近这半个月,行为上也有些异常。  
老师反映,她夜里不仅不睡觉,还偷跑到学校操场上坐着,为此,学校也头疼。  
问为什么半夜要跑到操场去?  
说是因为想哭,又不敢吵醒宿舍的人,自己实在控制不住了,就去操场哭。  
小米以前学习很好。自从住宿后,成绩直线下滑,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常常走神,心不在焉。  
每天盼着周末回家,回家就是重复地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回家住?”  
“不行。你要学会独立。”妈妈回答。  
在小米妈妈看来,孩子在长大,就要学会独立,现在不独立,更待何时啊?  
“可是,她还只是个孩子啊!”我说。  
小米妈妈愣了。  
是啊,还只是个8岁的孩子,就一定要适应独立的生活,当个大人了吗?  
父母眼里,孩子是“有问题”“不独立”“不省心”,  
殊不知,孩子已经费劲力气在强撑!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类似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13岁的小勇是被妈妈带来咨询室的。  
从小,小勇就是妈妈挂在嘴边的、为之自豪的“小暖男”,很懂得体贴和照顾妈妈。  
然而,上初一后,懂事的小勇一下子变了。  
他开始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  
他开始会发脾气,跟妈妈争吵。  
前几天跟妈妈吵架后,还离家出走。  
找到小勇后,妈妈又急又气:“孩子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  
原来,在小勇的家庭里,父母的关系很糟糕。  
父母每次吵架后,爸爸就会夺门而去,留下崩溃的妈妈,和小心翼翼的孩子。  
妈妈在婚姻里过得很压抑。  
她不断告诉孩子:“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不让你被人看不起,我只能忍受,我都是为了你。”  
小勇从幼儿园开始,就表现得像个小大人,努力照顾着妈妈的情绪,好似在替爸爸,承担照顾妈妈的责任。  
然而,他只是个孩子。  
放弃了自己的需求,承接了妈妈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小暖男的背后,是岌岌可危的压抑。  
当他长大后,某天就爆发了。  
所以,假如孩子表现得叛逆、情绪失控,很可能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实在撑不住压力的孩子,在向大人求救啊!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文章插图  
父母该怎么办,才能避免对孩子内在困境的严重忽视?  
第一,我们要意识到,孩子首先是孩子。  
之前看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