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 二 )
一位妈妈,想训练孩子的独立入睡能力,把3个月婴儿放在一张床上,期待他早早学会独立入睡。
结果小婴儿翻身过程中,没法翻回来,脚卡在了栏杆里,最后窒息而死。
独立不是训练出来的。
坚强、懂事、优秀,更不是被提前“拔苗助长”成就的。
如果孩子每一次饿了渴了,哭破喉咙,都得不到回应,
如果孩子每一次有需求,怎么要求,都没有人理会,
如果每一次有负面情绪,怎么表达,都不被允许,
N次之后,孩子也许不再哭,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知道要努力。
但这些背后,是恐惧、煎熬、无助……
是被环境提前催化的,是假性的独立、坚强、懂事。
而“假性独立”的孩子,就像一个表面强硬、内里虚空的壳,
他是没法真正远行的。
文章插图
第二,父母随时保持察觉,适度消化自己的焦虑,这样才能帮我们看到孩子的真正处境和需求。
以下,是来自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1、多问问自己:
你最担心孩子哪个方面?是做事不够快?还是学习成绩方面?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小时候这方面有所缺失,或者是我们小时候是被父母这样要求的,所以,我们沿袭了自己在意的方面,急着让孩子去做好?
2、和自己处理好关系,特别是自己接受不了的那个方面。
看到自己的焦虑,把自己的焦虑与孩子区分开,看到自己的期待,也看到孩子不需要去承接我们过高的期待。
3、搞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父母或伴侣。
情感满足这部分,需要我们自己去填补。去修复自己的亲密关系,学会跟自己相处,孩子不需要负责照顾我们的情感。
4、信任孩子。
接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自我控制能力要在爱的支持下才能发展出来。孩子一路注定会不断犯错,然后再通过犯错成长。给他们理解、接纳的环境,孩子才能不断成长,才会真正强大。
文章插图
有句话说得好:鸡蛋由外破壳,是创伤,鸡蛋由内破壳,是生命。
当孩子真的需要时,家长能够提供帮助,保证孩子不会因为过早破壳,而遭遇不必要的摧折。
当爱和陪伴够了,到了适当时候,孩子自然就能从里面破壳而出,这才是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人生是一个升级的过程,要从0.0版本,到1.0版本,再升级到3.0版本。
期间要越过很多的挡路石,打败很多的怪兽,一路累积力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时间,等待,支持。
唯有这样,他们才在成长路上能成自己的大英雄。
让孩子过一个他可以说了算的人生吧!
—— End ——
文章插图
【 妈妈|“我忘了,女儿才8岁”你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其实他已经拼尽全力】作者:张惠姗,江湖人称33老师,儿童心理工作者,心理科普自由撰稿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插图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