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极度双标 。
孩子考的好了,恨不得摘星星摘月亮,鼓励他下次再接再厉;
考得不好,就黑着脸给孩子安排各种试卷、补习班 。
在《小欢喜》中,童文洁就把父母的这种双标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
听说儿子方一凡考试成绩涨了57分,立刻兴奋地带着孩子们去餐厅大吃一顿 。
原本是一顿开心的家庭聚餐,结果吃饭中途收到老师电话,得知孩子分数虽涨,实则全区排名还下降了,依旧上不了大学 。
一听到这个消息,童文洁的态度立刻365度大转变 。
不仅在公众场合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不管孩子吃没吃完饭,直接拖着方一凡来到辅导班补习 。
这一举动,直接点燃了孩子小宇宙爆发的导火索 。
父母对待孩子成绩的双标态度,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就是为父母学习的机器、争面子的工具 。
考得好就有糖吃,考得不好就只有冷脸和指责 。
正如2016年河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
文章图片
满分孩子就有亲亲,不及格的孩子只有巴掌 。
以成绩的浮动作为赏罚标准明显不合理 。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孩子的兴趣永远不会被激发出来,甚至会产生逆反和抗拒的心理,变得越来越抵触学习 。
其实世上根本没有完全不在乎成绩的孩子,考取好成绩,他们当然会有成就感,考砸了也会内心打击和失落 。
作为父母应当用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成绩,也要用多面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
孩子考得再好,都不必过度夸张和兴奋,给予口头的赞扬和肯定,认可孩子的进步和努力,满足孩子对学习的成就感 。
孩子考得不好,也不要过度指责,应当陪伴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发现孩子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孩子总结经验,鼓励下次再接再厉 。
让孩子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看父母眼色的工具人,这样才能真正感知到学习的真正乐趣 。
03
学会正确的奖励方式
孩子更具学习力
几乎每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籍都会提醒你,奖励具有副作用,它可能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 。
那么家长想奖励孩子,就一定是错的吗?不一定 。
决定奖励是否对孩子有积极作用,其实还得看父母“奖励”的到底是什么 。
如果给到了正确的“奖励”,孩子也会从中获取正面能量,得到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
1. 奖励不要局限于“好成绩”
作家王开东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
他的儿子在二年级时考了班级倒数第二,他在试卷上签完名后,对孩子说:
“考试只是检查你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无论你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
因为很多美好的东西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比如你的诚实、勇敢、善良,还有你的坚强,爸爸对你非常的满意 。”
深以为然 。
孩子考试失利其实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包括健康、心理、学习状态、兴趣等等 。
家长可以借机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他的生活状态,而不是空凭一纸分数,来决定对待孩子的态度 。
孩子的人生里,并不全拿成绩标榜,我们也应当发现他们其它的美好品质,然后鼓励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
2. 不和孩子约定奖励内容
《驱动力》的作者丹尼尔·平克在书中将奖励分为“如果……那么……”型和“既然……那么……”型两种奖励模式 。
举个例子 。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孩子发烧不打针不吃药 退烧的最快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