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孩子考倒数第一,我也满意!”这位爸爸的一席话让老师惭愧( 三 )

  
妈妈A:“如果你下次考了90分,那么妈妈就给你买一辆小汽车 。”  
妈妈B:“既然你这次考了90分,那么妈妈奖励你一辆小汽车吧~”  
不和孩子提前约定好奖励的内容,会给孩子惊喜感,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大的鼓舞 。  
如果提前做好奖励约定,再和孩子“讨价还价”一番,鼓励孩子的初心就在无形中变了味 。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要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3. 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奖励  
在《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带着小小志一起参加“小猪赛跑”的比赛 。  
可小小志的小猪,迟迟不肯出发,比赛一开始,他们就落后了一大截 。  
孩子都是有胜负心的,看到自己赢不了比赛,小小志立马嚎啕大哭,不愿再继续 。  
林志颖说:“我要教育他‘一定要努力’,而不是一定要赢,只要坚持下去,第三名也是赢 。”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虽然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成绩,甚至还有些退步,但他们确实付出了努力 。  
如果我们只拿结果说事,孩子就会忘记努力的本质,有些孩子甚至会“投机取巧”,选择抄一个好分数,或是回家欺骗家长 。  
奖励并认可孩子努力的过程,会为他们大大增强自信心,更能激发孩子追求目标的斗志 。  
4. 精神奖励比物质更有效  
其实“奖励有害论”的核心,在于拒绝物质奖励 。  
不要用金钱、玩具去鼓励孩子,不给孩子的成绩明码标价,才是不破坏孩子学习力的正确做法 。  
那么家长可以奖励孩子什么呢?  
不如试一试下面这些:  
一次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共同制作一顿美味的晚餐  
一次当父母“一日小老师”的机会  
一次安排家庭生活费的工作  
以上的每一种,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体验,收获到更多的成长和感受 。  
奖励不一定非得是物品,也可以转换成其它更有意义的活动 。  
相信孩子一定会从中收获更多 。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妈妈手册、简单好家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