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人到晚年,如果儿女变坏了,要学会这四种挽救方法

可怜天下父母心。  
盼望着,盼望着,儿女们长大了,可以独自远行了,父母却老了。  
父母之爱,无疑是伟大的,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儿女,都能够懂得。甚至会因爱生恨,儿女觉得父母给予得不够多。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还发现儿女变坏了,也不管父母养老,又该如何是好?  
《吕氏春秋》里写道:“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古代的君王,靠仁义、爱和利益、忠诚和信任、为民除害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作为父母,相对于家庭来说,不就是一国之君么?借鉴古人的智慧,摆正位置,主动出击,再坏的家庭,也是可以挽救的。  
家庭和睦|人到晚年,如果儿女变坏了,要学会这四种挽救方法  
文章插图  
01  
用仁义治理儿女,用爱唤醒儿女的良知。  
《菜根谭》写道:“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都不要念叨,不要以为小人就是十恶不赦的,这样做的话,本身就是德行。  
很多老人,一旦和儿女产生了意见,就一直耿耿于怀,不肯原谅。在老人的眼里,犯错误的儿女,永远都没有出息,就当是白养了。  
比方说,有过牢狱之灾的人,重新走进社会,举目无亲。他的父母也不接纳他,那就无家可归了。事实上,此刻的他,最需要父母的爱,并且经过了思想改造,有了重新做人的想法,只要稍加引导,给他一条“活路”,人生就有崛起的可能。  
不要“一棍子打死人”。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血脉相连,这样的事实无法改变。与其怨恨,不如接纳,用仁慈的爱,让儿女感知到——父母始终没有放弃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儿女只要找到当初的自己,年迈的父母,也就安心了。  
02  
用美好的生活去诱导儿女,帮助儿女创业致富。  
儿女要孝顺父母,是需要花钱的。  
很穷的儿女,有孝心,也没有办法。尤其是那些远嫁的女儿,或者在异地打工的儿女,回一次老家,要花几千元,这笔开支,让人为难。  
另外,有的儿女混得好,腰缠万贯,有的儿女始终很穷。经过对比,他们的心理很不平衡,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就慢慢疏远了。  
作为父母,应该帮助所有的儿女,都过上好日子。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人生的经历、工作的经验、家庭的积蓄,总是有的,充分利用起来,也能变成“资本”。  
我的表叔老张,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在东莞打工,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前年,他辞工创业,把所有积蓄都亏掉了。其他两个兄弟,都不愿意出手援助,令人寒心。  
老张打点钱,让大儿子回家种植生姜。  
父子两个人,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去年,生姜丰收,赚了不少钱。  
儿女有钱了,父母脸上有光,养老也有了依靠的力量。引导儿女朝着幸福的方向出发,这个大家庭,就会一直蓬勃。  
家庭和睦|人到晚年,如果儿女变坏了,要学会这四种挽救方法  
文章插图  
03  
用家庭的规矩来约束儿女,并时刻反思自己。  
《增广贤文》里写道:“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父母的人品不好,就别指望儿女孝顺你;父母常常算计儿女,就不要期待家庭和睦了。  
好的家风,是一脉相承的,是世代相传的。  
当儿女变坏了,对家庭没有任何责任心,父母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推卸责任。不管父母多大年纪,都不能“倚老卖老”,把过去的功绩,挂在嘴上,更不能以此来贬低儿女。  
“中国青年网”上,有一个故事:家住大兴的老李,忽然发现一张定期的存单不翼而飞,这可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养老钱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