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为孩子做了很多,却感到无用,也许你需要……

点亮自己、照亮世界 , 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欢迎关注光昭亮教育  
周末带孩子在附近的母婴店玩摇摇车 , 旁边一对玩射击游戏的爷孙 , 让人忍不住侧目 。   
小男孩投币之后始终打不中 , 一旁盯着倒计时的爷爷便开始着急了 。   
一开始只是嘴上说:“往左一点 , 哎 , 你又打偏了” , 到后来 , 看着孙子玩得不专心 , 便直接抓着小男孩的手一起操作 。   
如此几次 , 爷爷是高兴了 , 可被干涉小男孩不愿意啊 , 当爷爷把赢来的弹珠递给他时 , 便一把拍掉了 。 惹得爷爷又是一顿抱怨 , 匆匆把孩子带出去了 。   
如果你为孩子做了很多,却感到无用,也许你需要……  
文章图片  
看到这里 , 我内心只能一声叹息 , 多么熟悉的场景啊 , 可这真的是孩子的错么?  
很多时候 , 如果大人们只看到了输赢 , 就难免看不到孩子 , 你越着急上火 , 孩子反而表现会越差 。   
所以慢下来 , 耐心一点 , 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行为立即做出反应 , 不只是修养 , 更是智慧 。   
01为什么对于孩子的行为 , 不要立即反应  
因为带孩子玩过米 , 所以孩子始终对厨房里那袋大米念念不忘 , 总想舀到她自己的盒子里 。   
有一次 , 趁着大人不注意 , 孩子又溜进厨房 , 还成功舀了一杯米出来 。   
可刚走到一半 , 就被发现了 。   
因为我和爷爷奶奶都离她很近 , 所以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去先把米抢下来 。   
可想而知 , 面对突然而来的3个大人 , 孩子因为害怕自然就想要去躲 , 本就杯子都端不稳 , 这下成功把米撒了一地 。   
这时候奶奶又加了句:你看你 , 让你不要舀米 , 撒了吧 。 虽然不是很严厉的语气 , 但孩子还是大哭起来 。   
如果你为孩子做了很多,却感到无用,也许你需要……  
文章图片  
其实把米撒了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 , 但作为成人 , 为了避免可能的风险 ,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会去阻止孩子 。 可把孩子惹哭了 , 心疼的也是大人 。   
就像开头说到的那对爷孙一样 , 因为有倒计时 , 因为我们有经验 , 所以作为大人的正常反应一定会盯着结果 。   
达不到结果 , 我们就会着急;着急的结果要么就想干涉 , 要么结果不好就会生气 。   
但这个过程中 , 最无辜的是孩子 , 最受伤的也是孩子 。 对孩子来说:  
一、他会感到害怕 。 本来把米撒了就是小事 , 可因为大人的生气抱怨 , 对孩子来说 , 小事也成了让他恐惧的大事 。   
二、这会剥夺孩子的体验 。 可学习的乐趣和成就不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么?  
三、这会让孩子怕犯错 。 而且这个错误还是大人强加的 。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 , 对于孩子的行为 , 在安全范围内 , 我们要学会克服自己的默认设定 , 不要立即反应 , 给孩子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   
02慢一点 , 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为孩子做了很多,却感到无用,也许你需要……  
文章图片  
一、增加体验 , 丰富人生  
以前听过一个原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女儿的故事 。   
有一次 , 他带孩子们去海边看月亮 , 看了一会 , 天越来越冷了 , 俞老师就提议大家回去吧 。 可没想到女儿说 , 她还要看 。   
这之后俞老师就又陪着女儿看了三个小时 , 他说他从没见过女儿这样一动不动地坐这么久 。   
而在回去的路上 , 女儿就和俞老师说 , 她发现世界是一体的 , 发现太阳、月亮、人并没有分开 。   
说实话 , 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 , 可还是让人心生感动 。 有什么教育比带孩子亲自去体验来得更直接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