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知识你了解多少?跟一般足月儿一样吗?

2012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呼吁 , 将每年11月17日设立为世界早产儿日 。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 , 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 , 其中 , 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 。   
随着早产儿数量增多 , 关于早产儿喂养的知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那么你知道早产儿该怎么喂养吗?其实早产儿护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 只要科学、耐心地护理 , 很多早产儿都是能恢复健康的 。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早产儿喂养的相关知识吧 。   
早产儿喂养知识你了解多少?跟一般足月儿一样吗?  
文章图片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有别于足月儿 , 其营养目标需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组织器官成熟、预防营养缺乏和过剩、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 并且要有利于远期健康 。   
早产儿面临的  
营养挑战  
有哪些呢?  
[1]消化吸收能力不足  
①只能消化不足80%的摄入蛋白质  
②胰脂酶活性和胆汁水平低下 , 脂肪吸收受限  
③转化必需脂肪酸为LCPUFAs能力低下  
④十二指肠内缺乏胰淀粉酶 , 但仍能耐受适量的淀粉  
⑤矿物质和维生素贮备不足 , 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2]易并发各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高  
[3]发育特点及临床状况增加对营养素的需求  
那么该怎样  
正确喂养早产儿  
呢?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1]生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喂养  
首选母乳  
, 可有效促进肠道成熟 , 可降低NEC和败血症的发生;  
[3]母乳营养  
需要强化  
, 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需求;  
[4]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时 ,   
早产儿过渡配方奶或早产儿配方产品  
可满足其较高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5]根据婴儿临床状况和胃肠道发育情况 , 选择适当的  
早产儿专用配方  
产品或肠外营养;  
[6]出生后第1年内应选用  
营养强化的出院后配方  
喂养  
[7]喂奶量建议:150-180ml/kg·d  
[8]喂奶次数建议:  
①矫正年龄3个月内:从按需喂养逐渐过渡到规律喂养 。   
②矫正年龄4~6个月:约每3~4小时喂1次 , 每天喂6次左右 , 可以逐渐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 。 “按需哺乳 , 尽量定时”  
③矫正年龄7~9个月:每天喂奶4~5次 。   
④矫正年龄10~12个月:每天喂奶3~4次 。   
⑤矫正年龄1岁以后:母乳喂养的次数减少到每天2~3次 , 母乳的摄入量也会逐渐减少 。   
[9]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喂养方式  
[10]  
出院早期如何判断喂养量是否足够?  
①密切观察喂养与生长 , 出院后48小时内称重 , 观察体重是否下降  
②早期保证每1.5-3h喂哺一次 , 每次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  
③尿量 , 排便性质、次数变化 , 是否出现异常哭闹  
[11]  
强化营养的方法及乳类转换:  
①  
强化营养的对象: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  
②  
开始时间:  
母乳量达到80-100ml/kg/d时开始强化母乳;  
③  
强化母乳的方法:  
足量强化母乳喂养(4支强化剂加入100ml母乳中 ,, 热卡80~85kcal/100ml)至纠正纠正胎龄38~40周后 , 调整为半量强化(2支强化剂加入100ml母乳中 ,, 热卡73~74kcal/100ml);  
④鼓励部分直接哺乳、部分母乳+强化剂的方式 , 为将来停止强化、直接哺乳做准备:(1)母乳量>50%、缺乏母乳强化剂时 , 则鼓励直接哺乳+早产儿院内配方(补授法);(2)母乳量<50%、缺乏母乳强化剂时 , 则鼓励直接哺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补授法) 。 (3)应用早产儿院内配方(80kcal/100ml) , 至纠正胎龄38~40周后 , 转换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73~74kcal/100ml)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