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是指什么年龄 不惑之年是多大岁数( 三 )

  
结发:束发 , 扎结头发 , 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 , 女子15岁束发而笄 , 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志学:为15岁 。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 , 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 , 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 扎成一束) 。  
16岁  
二八:为16岁 。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 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结发:束发 , 扎结头发 , 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 , 女子15岁束发而笄 , 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 , 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 这时就要行“冠礼” ,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 , “立身、立志”之意) 。  
始室:三十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 , 始理男事” 。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 , “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不惑之年是指什么年龄 不惑之年是多大岁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艾称年老的 。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 , 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 , “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