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20年:20人,投出一个时代( 七 )

  
从当年率先嗅到中国的无限机遇从无到有创立IDG资本 , 到后来在国内首推合伙人制管理模式 , 再到2017年带领IDG资本成功收购IDG集团投资业务 , 完成世界投资史上传奇的一笔……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 , 熊晓鸽和他所带领的IDG资本始终在扮演行业的开拓和引领者 。如今的IDG资本已经从早期纯粹的VC机构成长蜕变为一家具备国际视野和资源 , 扎根中国本土 , 覆盖VC、PE、并购重组等各个阶段的全球化综合性股权投资平台 。一路走来 , 熊晓鸽与他的创始团队和年轻一代的投研团队在不断践行着传承与融合 。他们共同的梦想是把IDG资本打造成一家永葆青春的百年老店 , 用全球视野投资 中国 , 助力中国科技实现腾飞 。  

  •   
    中国创投20年:20人,投出一个时代
      
    文章插图  
    阎焱是中国创投教父级大佬 。1994年加入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 投资联通 , 中海油 。2001年10月 , 日本软银公司与美国思科共同出资成立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SAIF) , 聘请他担任担任管理合伙人 。2003年4000万美元投资盛大 , 成为了软银亚洲和阎焱的成名之作 。这个投资第一次让世界资本界认识到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是可以大有收获的 。  
    2005年阎焱获得了美元一期基金LP思科集团的继续支持 , 创立了完全独立的美元基金——软银亚洲投资基金二期 , 软银亚洲从此更名为软银赛富 , 从软银集团中彻底独立出来 , 阎焱自此开启了他投资生涯的又一新篇章 。软银赛富管理团队的独立 , 也成为中国VC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从此中国VC行业第一次裂变的大幕正式拉开 。截止至今 , 赛富投资基金总管理规模近700亿人民币 , 其中包含40亿美元的管理资金 。  
  •   
    中国创投20年:20人,投出一个时代
      
    文章插图  
    “我们是创业者 , 只是恰巧是投资人” , 2005年 , 张磊以乐观主义创业者心态创立的高瓴 , 目前已是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 。在中国创投圈 , 高瓴全阶段的打法显得极为特殊——不但横跨了一二级市场 , 同时覆盖了早期、VC、PE、Buyout等不同阶段 , 是真正的Total Capital , 即为被投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阶段资本和赋能解决方案的投资人 。  
    早年的高瓴因为投资腾讯、京东等一众知名企业并获得高额回报而让人印象深刻 , 但在过去几年 , 以格力、公牛、百丽、蓝月亮为代表的一系列案例中 , 高瓴正在越来越明确地以“实体经济与科技企业融合媒介”的角色出现:投资并非高瓴的全部 , 配置资源、链接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促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现阶段的高瓴更为笃信的价值创造方式 。而在这些转变背后 , 张磊的言说一如既往 , 正如他在新书《价值》中所称:唯有长期主义能帮助人们“挺过眼前的苟且”、帮助拒绝零和游戏 。“长期主义的胜利 , 不仅关乎投资的结果 , 更关键的是在投资的旅途中 , 发现创造价值的门径 ,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 , 勠力同心 , 披荆斩棘 , 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最有益的价值 。”  
  •   
    中国创投20年:20人,投出一个时代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