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  
  
文章图片  
  

一名14岁少年 , 在跟父亲大吵一架后 , 坐到了6层居民房的楼顶护栏外的房檐上 , 两腿伸出在半空中晃动 , 他的妈妈在一旁苦苦的劝、手足无措 。  
  
这是7月12日 , 在杭州萧山发生的一幕 。 直到民警赶到 , 劝说沟通之下 , 才把孩子劝了下来 。  
  
原来 , 这位少年刚从老家江西来到父母工作的杭州萧山 , 原想终于可以跟父母一起团圆 , 过个幸福的暑假 。 却没想到 , 父亲要他去自己打工的厂里“锻炼锻炼” , 还说自己不肯吃苦!  
争吵之下 ,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冲动之下 , 就上了顶楼 , 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  
父亲想让孩子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 , 甚至尝尝“生活的苦” , 似乎也没什么错 , 怎么就翻车了?  
我们不妨来一起分析一下 , 在这个案例中 , 可能存在的教育误区 。  
把教育放在“培养感情”之前  
少年平时在老家 , 暑假才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 , 是妥妥的“留守少年” 。 可以想见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相对疏离、缺少信任 。  
孩子跟民警说 , 原想过个“快乐的暑假”——这里有多少对父母的爱的渴望?  
  
换句话说 , 孩子跑了这么远 , 是来找爱的 。  
可是父母呢 , 希望借着孩子在身边的机会 , 好好“雕刻、修理”一下孩子 , 把孩子变得更接近心目中完美的样子 。  
一个兴冲冲跑来索取“爱” , 另一个却准备好了刀子要“剪枝” , 您就能理解 , 孩子感觉多么委屈 , 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 。  
而这位父亲可能到最后也没明白 , 自己的问题在于 , 把教育放在了“培养感情”之前 。  
【树艺蛙APP|学习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思维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害了孩子】同样一句“跟我去上班 , 锻炼锻炼” , 体验一下生活 。 ”  
如果孩子跟父亲很亲密 , 他会欣然接受 , 愿意去看看父亲的工作 , 愿意去体验、甚至帮助父亲 。  
但是 , 如果孩子跟父亲感情疏离 , 他会觉得父亲“又要管我”、“他就不想让我过舒心日子” 。  
所以 , 在这里要给所有长时间与孩子分离 , 刚刚回到孩子身边的父母说一句:先培养好感情 , 再谈纠正行为、家庭教育 。  
  
自以为是、自我感动的教育法  
不过 , 即使培养好了感情 , 这种“带孩子去吃吃苦”的教育方式 , 也值得探讨 。  
这种教育方式 , 爆火于一个泰国妈妈的社交媒体 。  
因为5岁的孩子突然不肯上学 , 怎么说都不行 。 于是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去捡了一天塑料瓶 , 最后换得10个泰铢 , 连回家的公交车都不够 , 只好走路回家 , 让孩子切实的感受了一把“生活的苦” 。 孩子又累又饿、痛哭流涕 , 第二天老老实实去上学了 。  
  
这个故事立即引发了国内不少家长的认同和效仿 , 因为这似乎是个能够“治住”孩子的好招儿!  
可是 , 几乎从来没有人问过孩子的想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