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每年投入几十万,这些顺义妈妈宁愿让孩子骑马学种菜也不鸡娃( 三 )

  
文章图片   
▲谷雨前后,北京门头沟某幼儿园小朋友们种下莴笋苗 。图 / 视觉中国  
  
在北京,想以这样的方式不鸡娃,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  
首当其冲的代价就是金钱 。在顺义,私立学校一年的学费普遍都在2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参加各种活动、聚会和餐费之类 。以另一所就读于私立学校的顺义妈妈刘荷为例,她给儿子报的马术夏令营,10天时间就要2万块钱 。这样的夏令营,她儿子已经参加了4次 。  
比起参加奥数等各种培训班,以这种方式支持孩子的兴趣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 。为了让儿子能够在骑马这项爱好上有所成绩,她在京郊的马场里养了两匹马,每匹马每年饲料和管理要花18万元 。  
最近他的儿子对骑马的兴趣有所减弱,新的兴趣是经商赚钱 。一次私立学校组织出国游学,儿子专门带了一书包的故事书,到了国外租给同学们看,每本书收1块钱租金 。她觉得挺有成就感,因为儿子才12岁,“就已经开始尝试这么多的可能性” 。  
这些顺义妈妈宁可让孩子们学种地,或者花大钱学其他东西,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刷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这样鸡娃没有意义 。  
顺义后沙峪,号称是中国“财富浓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根据统计,从机场高速到火沙路,约10公里的温榆河北岸别墅带,聚集了大大小小约14个别墅盘,如果算上距离河岸1公里左右的别墅盘,更是超过20个 。  
“我也想过,鸡娃拼的是什么,我想很多家长拼的是上个好的小学,然后上个好的中学,最后考个好的大学,找个好的工作 。那找个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过上好日子 。”刘荷说,“对于我们来说,过好日子这事不是已经实现了吗?我们不用在这个领域拼了,我们首先是要学习如何做一个人 。”  
一名学校老师说,学校目前有几十名学生,近一半都是全职妈妈在带,“你要给孩子持续的关爱和关注,肯定要牺牲自己的时间” 。在这样的家庭里,夫妻双方往往都是高学历、高收入,但为了培养孩子,通常妻子一方会放弃自己的事业 。听起来,这或许是一种牺牲,但其中一个清华毕业的妈妈说:“我不会把我的全部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每天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会安排自己的生活,社交、骑马、做瑜伽,我自己的圈子也很忙的 。”  
为了不鸡娃,谢康也辞掉了外界看起来光鲜的高管职位,拿出积蓄办学校 。学校一年学费定价20万左右,有人质疑过她学费不便宜,她回答说:“在中国,你就在这个内卷化的社会中,你没有办法,只有收入到了这一层的人,才有可能跳出来 。”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顺义妈妈们追求的“不鸡娃”,似乎也是“特权” 。  
刘菲|每年投入几十万,这些顺义妈妈宁愿让孩子骑马学种菜也不鸡娃   
文章图片   
▲ 北京某马术俱乐部,小会员们正在学习骑马 。图 / 视觉中国  
  
女儿的笑容回来了,这让周晓觉得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  
“孩子的笑容多,是她自信的表现 。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要是没有自信,也会怀疑这件事我是不是不适合做 。”到了新的学校,周晓感触最深的,是老师承认孩子的差异,并且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坚持的一些事情 。  
“在得知自己要转学的时候,我女儿还哭了,她说还挺喜欢原来班上的同学,等到了新的学校,遇到了陌生的人、陌生的老师,一开始玲玲处于自我保护或是什么,比如说小朋友之间碰了一下椅子,或是拿了一块橡皮之类的,她会发脾气大喊大叫 。”  
让周晓觉得安慰的是,新学校的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遏制住玲玲,“老师跟我说,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表达,他释放出这个情绪以后,慢慢找到冷静下来的方式,正确看待新的环境和新的同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