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 二 )

  
对19~21个月的孩子来说 , 尤其需要通过玩来促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 开拓智能潜力 。所以玩是孩子早期教育极为重要的手段和内容 , 父母要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 , 准备多种(自制和购买的)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声音、不同用途的玩具 。为孩子准备的玩具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玩具 。这年龄期的孩子喜欢大小皮球 , 积木 , 不同颜色、形状各异的匣子 , 玩水、玩沙用的小塑料桶和铲子等 。  
他们可以通过玩这些玩具来认识大小、形状、颜色 , 练习把两块或三块积木垒起来 , 把纸船放在水上飘浮 , 把沙堆成小山等 。  
除了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玩具外 , 父母还要多和他们一起玩 。这年龄期的孩子还不太会与小伙伴一起玩 , 他们只有看其他孩子玩的兴趣 , 他们更喜欢成人陪着他们一起玩 。所以父母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他们玩 , 而且是要倾注全部的亲子之爱和他们一起玩 , 对父母来讲 , 还可以从玩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 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 对他们的要求及时作出反应 。  
而孩子在和父母的一同玩耍中 , 会特别高兴、愉快 。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  
祖父母切忌溺爱孙子  
  
  
  
  
  
  
  
许多老人退休后闲适在家 , 一方面他们寻找一些闲情雅致打发时间 , 一方面帮助儿女带孩子 。老人在照顾孩子时有许多优点 , 老人对孙辈有耐心 , 照料细心、生活有规律等等 , 但是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 那就是有时会过份宠爱 。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更容易满足 , 认为只要能做到的 , 千万不能委屈了孩子 ,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变得任性 , 不知道忍让 。  
乐乐在奶奶那里非常得宠 , 有时妈妈教训她两句 , 乐乐马上去找奶奶告状 , 奶奶就回过头来责备儿媳:她还小 , 哪儿懂那么多道理 , 别惹她哭好不好 。妈妈的教育方针往往不能实施 , 时间久了也不愿惹事上身 , 就随乐乐自己发展了 。乐乐因此而有恃无恐 , 益发变得倔强任性 。  
有一次 , 乐乐在幼儿园与小朋友打架 , 下午奶奶去接乐乐时被老师留下来谈话 。老师告诉奶奶:“乐乐十分任性 , 抢了小朋友的玩具不说 , 还十分霸道地不让小朋友向老师汇报 , 不然就要打人家 。”老师告诉乐乐 ,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 不能随便打人 , 但乐乐还是一口咬定说:“我要玩这个玩具 , 为什么他不让着我 。”老师说:“是不是你们在家太娇惯孩子了 , 不然怎么会这么任性 。  
”奶奶听了十分惭愧 , 对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动摇 。  
爷爷奶奶帮着儿女带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 , 但他们因为是过来人 , 自有一套教育理论 , 因此对儿子、儿媳的意见十分不理解 , 认为他们对孩子太凶或太强硬 , 自愿挺身而出担当保驾人 。但是在这种大家庭里 , 老人与儿女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统一认识 , 相互配合 , 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