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甘肃“园长奶奶”34年幼教路:从招生难到抢号入园

家长|甘肃“园长奶奶”34年幼教路:从招生难到抢号入园  
文章图片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颉莉从事幼教事业34年 , 用自己的努力推动该县幼儿教育发展 。 (资料图) 尹元吾 摄  
中新网兰州8月7日电 (采访人员 杨娜)“从小喜欢孩子到现在年过五旬 , 对于幼儿教育这份事业 , 我的热情始终如一 。 ”投身幼教事业34年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颉莉近日作出了一个决定 , 九月份退休之后 , 她将继续回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 , 在这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余热 。   
颉莉所在的幼儿园 , 现在是当地的“明星”幼儿园 , 每年招生季 , 家长们从之前现场排队到如今网上抢号 , 只为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个入园名额 。 颉莉说 , 注重习惯培养、兴趣激发 , 几年学习结束之后 , 从她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 , 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 以及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 获得多方赞誉好评 。   
家长|甘肃“园长奶奶”34年幼教路:从招生难到抢号入园  
文章图片  
  
图为颉莉与年轻幼儿教师交谈 。 (资料图) 尹元吾 摄   
看着现在报名的火爆场面 , 颉莉笑称 , 没有人能想到25年前 , 自己刚接手园长的时候 , 招生难成了当时制约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问题 , 她需要挨家挨户做推销 , 才能说服几个家长 , 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报名学习 。   
颉莉从小喜爱孩子 , 1987年从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幼师专业毕业之后 , 被分配至甘谷县第二幼儿园任教 。 因为进行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 , 她无法认同当时的幼儿教育模式 , 小学化的教学方式 , 从家长到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不重视 , 让颉莉对这份事业产生了动摇 。   
家长|甘肃“园长奶奶”34年幼教路:从招生难到抢号入园  
文章图片  
  
图为颉莉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 。 (资料图) 尹元吾 摄   
“那时候家长觉得接送麻烦 , 认识不到上幼儿园有什么作用 。 ”因为这种态度和意识 , 她所在的幼儿园 , 到了冬季只剩下了8、9个学生 , 学生少、老师多成为常态 , 招生困难造成经营难 , 工资拖欠等问题让颉莉产生了辞职南下打工的想法 。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 辞职遭遇全家反对之后 , 颉莉继续留在幼儿园任教 , 随后成为园长 。 “面对当时幼儿园的现状 , 我是拒绝当园长的 。 ”立志要成为甘谷县幼儿教育第一人的她 , 经过了一系列思想斗争 , 最终决定 , 当好这个园长 , 让甘谷县第二幼儿园成为一所家长争先恐后选择的幼儿园 。   
颉莉当时面临的现状 , 是幼儿园的经费紧张到买一盒粉笔都要精打细算 , 幼儿园的老师无一支持她的想法 , 她们觉得这完全在异想天开 。 颉莉开始自己一个人写好招生广告 , 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贴广告 , 逢人就宣传孩子上幼儿园的重要性 , 动员家长送孩子来园 。 直到1998年 , 距离她当园长过去了两年时间 , 幼儿园的招生情况才出现了明显好转 。   
随后 , 颉莉通过争取政策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邀请专家讲课改进教学方式等措施 , 想方设法提高办园水平 , 让幼儿园获得进一步发展 。 她始终坚信 , 幼儿教育在孩子一生中 , 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家长|甘肃“园长奶奶”34年幼教路:从招生难到抢号入园】在这种理念下 , 颉莉不断去学习、深造 , 更新自己的幼儿教育知识 , 并把它们传递给其他幼儿教师 。 她认为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的教育 , 要以培养习惯为主 , 要摒弃填鸭式的、小学化的知识教学 , 转而去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 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 让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 为今后进行更深入、复杂的学习打好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