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何飞了这么久才到?落火之后做什么?设计师揭秘天问一号】5月15日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 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
5月15日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 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
早在2月10日 , 天问一号探测器就成功“刹车”被火星捕获 , 但随后3个月“迟迟”未落 。为何飞了这么久?降落火星 , 为何专家们称这是“任务最核心、最难的地方”?着陆后 , 天问一号又会以什么方式探索火星?带着这些疑问 , 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火星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王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等专家 。
为何这么久才抵达?
一刻不闲 , 为落火做万全准备
被火星捕获后 ,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3个多月里不仅对火星开展了多维度探测 , 还为着陆火星做好万全准备 。
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个“三件套” , 包括环绕器、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 , 后两者共同组成着陆巡视器 。据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环绕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杜洋介绍 , 为了给着陆巡视器落火“打前站” , 环绕器对预选着陆区开展多维度探测 , 一方面探测地形地貌 , 选择地形平坦无障碍的地方 , 另一方面静候“天机”观天象 , 获取着陆区附近区域的气象状况 。
火星表面每年都会形成几场大沙尘暴 , 历史上就有探测器因抵达火星时赶上沙尘暴 , 最终没能顺利展开工作 。沙尘暴可能改变着陆巡视器下降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 影响着陆过程的安全性 , 且沙尘粒子可能会附着在探测器表面 , 甚至钻入内部 , 造成仪器设备故障 。
由于火星车采用太阳能帆板的形式供电 , 大量沙尘会覆盖在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 , 降低发电效率甚至导致发电能力丧失 。对火星车来说 , 失去能源供应无疑是致命的 。因此 , 环绕器提前探测预选着陆区 , 了解沙尘暴等动向 , 从而避开恶劣天气 。
天问一号的登陆地点是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 , 通过分析该区域此前的气象数据和火星探测器遥感数据 , 5月中下旬落火是较稳妥的选择 。
除了做准备工作 , 天问一号还完成了一系列科学探测 。2月24日 ,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后 , 环绕器上的7台科学仪器就已全部开机开始工作 , 期间还进行了多次轨道调整 。这意味着 , 它获取了火星不同轨道高度上的科学信息 , 而不同轨道高度处的探测数据相结合 , 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火星的空间环境信息 , 例如火星的磁场、电离层、太阳风与火星高层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
落火过程有多险?
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 经历“未知9分钟”
天问一号落火分三步:进入 , 减速和软着陆 , 简称“EDL” 。5月15日凌晨1时许 ,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 , 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 ,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 , 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 , 进入火星大气 , 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 , 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 。
- 1380元血氧仪|1380元血氧仪成本仅几十块是怎么回事 血氧仪为什么这么贵了
- 血糖高面条能多吃吗 胰岛细胞为何不可再生
- 为啥毛蟹这么贵 毛蟹有什么营养价值
- 仿制药和原研药|仿制药和原研药有何差别 为何仿制药的成本会下降很多
- 阳过能接种|阳过能接种第二剂加强针吗 打了第三针为何还需要打第四针
- 伤寒论桂枝汤为何被称为群方之冠 桂枝汤组成
- 富含维C的水果|富含维C的水果为何不建议做熟后吃 哪些水果富含维C
- 朋友寄布洛芬|朋友寄布洛芬怕丢藏奶茶杯里是怎么回事 布洛芬为什么这么抢手
- 抗原试剂盒扩产|抗原试剂盒扩产为何供应仍吃紧 多地限价限购销售抗原怎么回事
- 手机可拆卸电池|手机可拆卸电池或被迫回归 手机为何放弃可拆卸电池设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