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 。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 。
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 。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
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 。
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 。”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 。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
12
当心知识“富营养化”
嘲讽其他孩子的外表虽是小玩笑
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 。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 。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巧用“代币法”】12
当心知识“富营养化”
嘲讽其他孩子的外表虽是小玩笑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