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二 )

  
4、小宝宝通过筛查意味着什么?  
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在宝宝的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正常 , 说明其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 。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 , 听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 有些具有听力损失家族的儿童 , 反复发作的耳部炎症或自身严重疾病将导致儿童期听力损失 , 所以既是宝宝通过听力筛查 ,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 , 如果家长对宝宝的听力、言语-语言发育水平感到怀疑 , 就要及时找有关医生(听力学、耳鼻喉科或儿科) , 以便进行听力学测试 , 在任何年龄段都能进行听力学测试 。  
5、什么样的宝宝生后易发生听力损失?  
新生儿双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一般在2-3/1000 , 如果母亲和宝宝(生后20天以内)生后有如下情况 , 则提示需要对宝宝要进行重点听力监测: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住院超过24小时 。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颅面部畸形 ,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的形态异常;  
(4)具有伴发听力损失综合征的特征者;  
(5)孕母宫内感染 , 如巨细胞病毒 , 疱疹 , 弓形体病 , 风疹 。最易发生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内 , 经脐带使胎儿得病毒血症 , 或其他物质的毒性作用 , 妨碍内耳正常发育 , 常为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  
6、什么样的宝宝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也应注意以后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由于遗传与变异的原因 , 如耳硬化症、Alport综合征等耳聋并非在一出生就表现出听力障碍 , 有可能表现为迟发性听力损失 , 以后随年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 。所以在新生儿1个月甚至2个月内进行的筛查仍不能发现全部具有进行性听力损失的患儿 。必须动态检测 , 特别是对有以下情况的婴幼儿进行随诊 , 仍需在3岁前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学监测 。  
(1)家长对其子女的听力、语言发育表示疑虑者;  
(2)永久性听力损失家族史;  
(3)具有伴发听力损失综合征的特征者 , 或者咽鼓管功能异常者;  
(4)出生后患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相关的感染 , 如细菌性脑膜炎;  
(5)孕母宫内感染如如巨细胞病毒 , 疱疹 , 弓形体病 , 风疹 , 梅毒;  
(6)新生儿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换血治疗)或严重缺氧用过呼吸机治疗;  
(7)患有与进行性听力损失有关的综合征;  
(8)有神经退行性疾病;  
(9)颅脑外伤;  
(10)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渗出性中耳炎超过3个月者 。  
7、宝宝有听力损失该怎么办?  
对患有任何听力损失的婴幼儿 , 立刻开始干预是最佳策略 。  
1)针对病因对可纠正性听觉障碍进行响应的药物、手术治疗 。  
2)听力补偿或重建  
(1)对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患儿 , 应首选佩带助听器 , 一般可在6月龄开始验配并定期进行调试及评估 , 以达到助听器效果优化 。  
(2)人工耳蜗植入 , 应用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明显效果 , 要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 , 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  
3)听觉-言语训练 。  
4)社区-家庭康复指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