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给年轻父母们很长很长的一封教养心得,笔者自幼受家庭不和谐影响,背负着沉重的婚姻阴影 。
曾经不婚丁克的她,现在确实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用5年的时间悟出什么是婚姻、教育、幸福,甚至走出阴影,希望她所总结的经验对各位有益,敬请阅读 。
《一个两孩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文/叶月幽
追溯童年,不是要给自己找理由,而是去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 。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 。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 。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 。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 。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 。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但父母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
因为父母都是中石化大型国企的职工,所以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富裕,但衣食无忧 。然而,一个缺乏尊重的家庭,无论它多么富有,也能毁掉一个孩子;一个将养育视为恩典的家庭,无论它多么洁净,也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砸家、动刀子 。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着这一切 。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母离婚我跟谁 。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 。
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作业或者看电视 。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 。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
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 。
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 。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 。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她并不吝惜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 。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自解开了外公的九连环 。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采访人员来采访 。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 。
- 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育儿方式,但都是爱
- 隔代教育孙爷爷的育儿故事
- 连续五年不出险商业险打几折
- 怎么把育儿互动关系做得更好
- 育儿方面哪些是爸爸妈妈需要早知道
- 隔代教育有哪些矛盾
- 怎么让老公可以同我一起看育儿类书籍 送给老公的书籍推荐
- 依据方剂组方原则解析君臣佐使的要素是什么 脾胃论心得体会
- 育儿互动关系要怎样理解
- 有哪些育儿教育是一定要打破的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