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受困“全面战争”( 二 )

  
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09亿元、31.11亿元、4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5亿元、7.66亿元、10.02亿元,营收、净利的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6% 。  
近几年,公司分红丰厚,股价也一路上扬,市值近300亿,稳居保健品上市公司榜首 。  
虽然保健品市场以及其中的膳食补充剂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是,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国际保健品巨头、大型药企和食品企业争相入局导致的竞争环境恶化,公司在2019年栽了个大跟头,好日子还能持续吗?  
“全面战争”能否奏效?  
除了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外投资失利,汤臣倍健策略上的“重广告轻研发”,开始慢慢暴露其短处 。  
2016年-2018年这一波业绩大爆发背后,正是公司彻底贯彻这一策略,疯狂收割行业关注度的结果 。  
2017年,公司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合计5.21亿元,较上年增长84.10%,占营业收入的16.75%;同期,公司研发投入为8332.47万元,较上年减少18.44%,占营业收入的2.68% 。  
2018年,公司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继续增加至6.75亿元,研发投入回升至1亿元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4.42亿元,同比增长105.58%,同期研发投入4856.86万元 。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整体上加大了研发投入,但是,与海外保健品巨头在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差距,仍有待追赶 。  
汤臣倍健坚持一路向“C”战略,在国内膳食补充剂市场取得领导地位后,发起了一场“全面战争” 。  
【汤臣倍健受困“全面战争”】品类上,除了膳食补充剂,公司积极拓展关节护理、益生菌、儿童营养、运动营养等细分领域;品牌上,除了“汤臣倍健”,公司还大力扶持“健力多”、“健视佳”、“健乐多”、“天然博士”等,通过收购先后获得儿童营养补充剂品牌“Pentavite”、澳大利亚益生菌品牌“Life-Space”等;渠道上,除了核心渠道药店,公司近年在KA、母婴、电商等渠道上发力……  
汤臣倍健最大的子公司汤臣倍健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业务除了“汤臣倍健”品牌的管理和运营,还管理“健力多”和“健视佳”品牌的销售渠道 。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29.38亿元,净利润-3862.73万元 。  
另外两家分子公司,负责“健乐多”品牌的广东佰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自然之宝”和“美瑞克斯”两大品牌的健之宝(香港)有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56.47万元和-9826.05万元 。  
从账面上来看,“全面战争”仍然处于“投入期” 。  
再举个最近的例子:汤臣倍健收购LSG,本就是为了补齐益生菌品类的短板,但最终,不仅没能用澳大利亚品牌征服中国市场,反而成了公司业绩的拖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