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止痛药有严重副作用

止痛,先学会管理情绪  
除了对症下药外,偶尔骗骗身体,让自己高兴一下,疼痛的感觉也就真的少了  
有了快感可以喊,感觉疼痛呢?  
忍,85%的人都会这么选择 。剩下的15%,会吃颗止痛药 。认为需要找医生看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的,寥寥无几 。  
疼痛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共同被视为人体生命五大特征,只有疼痛,中国人还没学会如何应对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非处方药事业部联合在搜狐网进行了一次“国人疼痛大调查”,结果发现95%的被调查者对疼痛原因、治疗和自我保健认知不清 。  
复杂到足以被忽视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疼痛本身非常复杂,美国的医学界普遍持有1个疼痛病人需要5个医生寻找病源的看法 。因此欧美各国都有专门的疼痛门诊,一旦疼痛科医生找不到病因,就会召集其他科医生会诊 。  
大部分中国医院没有专门的疼痛科 。据中华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徐建国介绍,中国86%的疼痛门诊建在麻醉科 。没有专门科室,会导致有意愿看病的疼痛患者不能及时得到确诊,“外科看门诊说没有外科情况转内科,内科说没有心脏情况,病人转到普通内科;普通内科说我只看发烧感冒,跟这没关系,最后转到风湿科,结果一查还没有风湿病 。”  
按照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的统计数字,现在办公族在面对最常见的颈肩背疼痛时,大部分人会简单地选择自己用手按摩,严重时则会吃口服止痛药,仅有不到10%的人使用能直达患处、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外用药 。而在美英和日韩,一半以上的肩颈背痛患者的首选是外用止痛药 。  
不使用外用止痛药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如口服药起效快,实际上,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对于颈肩腰背痛、急性扭伤拉伤和骨关节炎的治疗,外用药反而应该是第一选择 。在接受《新世纪周刊》专访时,北京医院疼痛科主任赵英教授以市面上最安全的外用性止痛药扶他林乳胶剂为例,介绍了外用药止痛的办法:“清洁皮肤后,挤出牙膏用量大小的一块,3到5厘米,涂到最痛的地方,轻轻按摩3到5分钟 。”“局部皮肤越热,血管越发红,药物吸收越好 。”  
赵英不建议使用口服止痛药,因为很多口服止痛药都有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含西那非丁成分的止痛药会造成间接性肾炎或溶血性贫血,含氨基比林的止痛药有致癌的可能性,而含阿司匹林成分的止痛药则会引发胃肠道出血或哮喘 。就连号称安全性更高的芬必得,也会造成胃肠不适或视力模糊 。相比而言,外用药只作用于身体局部,不会影响胃肠,对身体的毒性更小 。  
当然,使用外用药的前提是已经到医院就诊,确认了自己的病情 。简单如颈椎痛,也有不同诱因,有的是压迫了神经跟或脊髓,有的则是刺激了交感神经所致 。临床中已经有不了解情况就去中医院按摩最终导致瘫痪的案例,当然,按摩点乳胶剂的力道还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任何损伤 。事实上,除了药本身的成分外,点压按摩本身也能加快血液循环,这和颈椎痛时热敷症状就会减轻的原理一致 。  
止痛可能需要先治心  
医学上之所以把疼痛与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提高到同样重要的高度,原因是一感觉疼痛,就一定意味着身体受到损伤,或生理的,或心理的 。  
徐建国认为有三种疼痛尤其值得重视:一种是持续性疼痛,这意味着有一个疾病的疼痛点存在;一种是严重疼痛,严重疼痛可能意味着急性炎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转化为慢性病 。第三种是抑郁性疼痛 。神经内科把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归为抑郁性疼痛,这种疼痛会加深患者本身疼痛的感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