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铁陨石的发现归功于我国大炼钢时期,那时从南丹上交的铁疙瘩怎么也熔不了,后上报科研部门,经检测分析才发现是陨石,再根据南丹县志记载在1516年6月有陨石降落记录 。
在发现这一事件后,相关部门陆续在陨石降落区域发现了大小不等,总重量约10吨陨石 。这一发现在当时为我国的陨石研究更是添砖加瓦 。

文章插图
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1958年,为了完成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任务,全国上下很多地方的人们都在漫山遍野地寻找铁矿石 。
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人们发现了一些天然铁块,由于当时土法炼钢的手段较为落后,这种铁块在土制炼钢炉中很难熔化,科研人员取样化验后证实这些天然的铁块是铁陨石 。
南丹铁陨石属于IAB型,最初统计的总重量约9.5吨,个体大至1000千克以上,小至1、2克 。不同个体的差别非常明显,从外观和比重上大致可分为两类 。

文章插图
图片仅供参考
一类为陨石特征较为明显、质地密度正常的个体,此类个体外表呈暗红色与黑褐色相间分布,外表可见气印,边缘磨损处有明显的白色金属外露,切面经抛光、酸蚀后可见粗带宽的维斯台登构造,及陨硫铁、石墨、陨碳铁等矿物,民间称“南丹核”,典型代表为北京天文馆院内常年露天放置的680千克个体 。
【“国宝”南丹铁陨石 铁陨石的功效与作用】另一类陨石特征不明显,质地较为稀松,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的铁陨石,外表呈土黄色,内部高度氧化,外表无明显金属部分,民间称“南丹皮” 。
形成两种反差外观的原因可能与陨石的居地环境有关,南丹的散落区地处瑶族山区,其间有山脊、沟谷、溪流,猜测部分陨石个体的居地环境常年阴暗潮湿导致其氧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陨石个体 。

文章插图
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铁陨石科普内容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和观点 。更多内容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文章插图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