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我的女儿举手投足越来越不像女孩子!”本报上周举行的“青春与性——关爱女孩”论坛结束后,采访人员收到了一位母亲的短信 。她15岁的女儿拒绝母亲传统“淑女”式的改造,令母亲不知如何对女儿进行“性教育” 。
【孩子中性化切莫过了界】 男生竟携梳子上学,女生爱拳脚相加?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现象,如今却在广州中小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 。同时,独生子女群体的“中性化”现象也普遍重于非独生子女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实际上,青少年“中性化”并非有害无利,但对于孩子过度发展的“中性化”倾向,“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
初中女生比男生有魄力
多位家长和老师向采访人员报料,对如今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男不男,女不女”现象感到不解 。孩子在环市路某小学读五年级的张先生告诉采访人员,同事某天对儿子的书包实施“突击检查”,意外发现里面竟然像女孩子一样藏着一把小梳子 。面对惊讶的母亲,孩子却不以为然:“头发乱了就梳梳,别大惊小怪!”
与此相对的是,“野蛮女孩”也在大行其道 。据了解,在广州的小学里,男生被女生欺负得只能掉眼泪并非罕见之景 。省属某名校一位林老师告诉采访人员,班上女生钟情拳脚功夫,假期常常相约去学跆拳道 。去年“超女”引发的“中性化”风潮至今方兴未艾,在广州,几乎每所中学都有女生从衣着到发型乃至举手投足间,十足模仿被视为“女生男性化”极端标本的李宇春 。
老师们反映,女生的表现力、做事的魄力也要比同龄的男生强 。一个最明显的表现是,女生当学生干部的多,与老师沟通得也比较好 。在越秀区一所市一级中学,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女生干部比例高达七成 。班主任梁老师苦笑着把男生形容为“扶不起的阿斗”:“组织班级活动时,女生表现得很大胆、不怯场,所以老师们也喜欢由她们唱主角,反倒是男生有时会‘压不住场’,参加活动的人一多,你看他在上面讲话,腿抖得好明显,真是让人又想笑又无奈 。”
父母期待孩子具备双性特质
“青少年‘中性化’现象并非偶然,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 。”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戚元丽博士认为,这些因素包括家庭父母一方角色缺失、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待和成熟社会男女两性角色的发展趋势等 。在我国,独生子女“中性化”现象明显重于非独生子女,因而成为近年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儿女的性别角色期待不会混乱 。“但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期望子女既具有男性的果决、独立、坚强,又具备女性的体贴、温柔、细腻,”戚元丽博士说,因此,这种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了“中性”孩子 。
“中性化”虽有利 但要有限度
戚元丽博士指出,心理学有理论认为,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征优势的人比较独立、灵活,易被社会接纳,生存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人际交往 。例如中性化的女性兼具男性的独立果敢,在求职、个人发展上更具有优势 。可以说,中性化是成熟社会中男女两性角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社会对于当今青少年的“中性化”现象无需担忧 。
但她也指出,中性化并非没有“边界”,男女两性有其基本的社会角色内涵,即男性不可娇弱、不独立,女性不可过于强悍、失之温柔,一旦“中性化”发展过了界乃至酿成行为偏差,将不利于青少年成人后就业、择偶 。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舌苔白厚喉咙有痰怎么办 成人止咳化痰偏方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世界上最顶级的化妆品有哪些牌子 史密斯干细胞靶向抗衰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胚胎期造血包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