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幼儿园“插班生”的是是非非】 1、所有的宝贝都可爱
给宝宝灌输“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可爱的,老师都喜欢”的观念,让他知道,小伙伴们尽力0把该做的事做好,也能和他一样能得到夸奖的机会;老师表扬别的小伙伴,并不等于不喜欢他,使孩子平和对待表扬,淡化嫉妒心理 。
2、理解公平
告诉宝贝,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长处,老师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者有了明显的进步 。老师只有这么做,才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如果老师给予宝贝你太多的关注,其他小朋友会不会也觉得委屈呢,就像老师表扬小伙伴时你的感觉一样?借助讲道理和一些小事来引导宝贝理解公平,克服失落心理 。
转园好不好?
每年春季开学,也有一些父母尝试给宝贝转园,这可以被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插班 。
转园的原则
孩子上幼儿园,最好“从一而终”,但假如孩子在一所幼儿园里,一家人都觉得心力交瘁,就不妨试试转园 。
1、路途远
幼儿园离家很远,孩子、父母都很不方便、很辛苦,宝宝的睡眠不足,上幼儿园成了全家的负担,就该给孩子换所幼儿园 。选择的标准之一要相对就近 。
2、目标不一致
所在幼儿园的办园思路和自己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设想不一致 。比如幼儿园强调学知识,而父母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由于教育定位上产生分歧,可以考虑转园 。
3、强烈逆反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表现为逆反;或者在老师面前很乖,回到家里出奇地疯,说明孩子白天过得很压抑 。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性格扭曲或双重人格 。
4、谁是主角
决定是否给宝宝转园,还要看看一所幼儿园是以孩子的发展为主,还是以老师的方便为主?老师的行为是不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台?在一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中是否蕴涵着教育的理念?这些基本上做到了,它就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
这些情况下不必转园
1、大环境出入
爸爸妈妈发现前期园里承诺的一些事情、尤其是父母最看重的事情和实际理解的不一致,比如宽松的教育方式、启发式教学等等 。这多半是因为不同的老师在理解和落实园长的办园思路、意图和理念上有差异,不妨请园长与相关的教师沟通,协助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
2、小环境不好
对老师的能力不满,或因为一些小事,父母和老师产生误解……遇到类似情况,父母需要做的是和老师交流,相互理解,对症下药 。信任老师是不可少的 。
3、生活护理不到位
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完全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父母要和老师多谈谈,以便老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基本情况心中有数,比如大便的时间、喝水的多少、饭量的大小,在特定的时间老师会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了、怎么做 。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能解决宝宝的大问题呢!
- 李姐芝麻薄脆的做法 幼儿园食谱带克数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秋季你是怎样预防感冒发烧的呢 幼儿园秋季预防感冒小提醒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因为幼儿园未及时控制传染病传播造成孩子被传染上手足口住院 幼儿园聚集性传染病
- 怎样防止宝宝在幼儿园生病 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