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所谓“特殊儿童”就是一些个性较为鲜明、较为顽劣、儿童特性显著的孩子 。他们不过就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听话,难教一些、易于反复,但他们仍然是正常的儿童 。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并把这一定性向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扩散,“特殊儿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头上,同学们会因为他的特殊而疏远他,使他游离在集体之外 。
我们只有不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承认儿童之间的差异性,并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他们才有进步 。
既不能因为屡见不鲜、心生厌烦而视而不见,因为这样只会助长这位学生的坏习惯,也会让其他学生觉得这是可以做的事情,是老师不会管的;也不能因为该生屡屡犯错,就心生厌恶,甚至恶语相向 。对于他们,我们就要平等相待,犯了错,就该教育;有闪光点,就该表扬 。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特殊对待:或批评得一无是处,或表扬得夸大其词 。
让这些孩子觉得他们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一个普通成员,对大家的要求也是对他的要求,他也负有对集体的责任 。
12 3
智障儿童教育的特殊思考
2、形成研究系统
(1)建立“个案”,全面了解情况
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较为特殊的行为时,我们不一定要急着做出处理 。
每一个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必然有着特殊的原因,原因往往有很多方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有学生自身性格造成的原因、有低幼教育缺失造成的因素,甚至可能是教师自身教育的失当所造成的……即使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特殊行为,也有很多不同情况:有的是长辈过于溺爱,有的是家庭教育过于严苛,有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成因可能还不止一种 。
所以,面对这些孩子做出的特殊行为立刻进行处理,得出“这是一个特殊学生”的结论,都是草率的、效果不佳的 。只有在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再做出恰当的结论,采取得当的教育手段 。
情况的了解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A)全面了解该生以往的情况 。向以往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全面了解,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各方面情况,而不要出现学习问题就了解学习情况,出现习惯问题就只了解习惯情况 。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既不要把他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判断,也不要凭着一些了解就急于对一个孩子做出判断 。
(B)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 。通过设计科学的心理测试卷,全面、科学地测试学生全方面的情况 。通过科学的数据及数据的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判断该生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心理表现等诸方面的情况,从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判断他做出特殊行为的原因,以及避免的方式 。
(C)建立“个案”,动态地了解情况 。在全面了解了情况后,教师必然会采取一些教育方式,这些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有针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该生出现了哪些反复?这些情况都需要做记载,一边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修整,使教育更有成效 。
(2)成立“特殊学生”研究共同体
每班学科教师在班主任牵头下,定期进行个案学生的研究交流会,从各个层面、各个学科的角度,商量、探讨对其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的交流,定出教育、教学措施,从而达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成效 。级部内建立年级特殊学生档案集,利用班主任例会进行特殊学生教育交流会,交流体会、经验,以推广,交流困惑、问题,群策群力 。
- 少年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为啥越来越多了 2型糖尿病最新进展
-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胰岛素泵 艾派乐胰岛素泵
- 小孩发烧吃什么饮食好 儿童发烧食谱大全及做法
- 3岁宝宝可以暍鲜牛奶了吗 儿童喝鲜牛奶好不好
- 八个月宝宝晚上几点吃奶粉 儿童晚上几点喝牛奶最好
- 宝宝鼻塞偶尔咳嗽适合吃小儿感冒颗粒吗 感冒灵颗粒儿童能吃吗
- 儿童包茎应该怎么办 男孩子包茎手术最佳年龄
- 小孩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儿童营养不良怎么补
- 家常汤的100种做法小孩喝的大补汤 十大儿童营养汤
- 平时给孩子喝什么牛奶好 什么牌子纯牛奶适合儿童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