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据《黑龙江晨报》9月21日报道,现在哈尔滨市一些男女在结婚、离婚之前,喜欢去心理咨询机构做“性格婚检”,希望可以据此确定彼此性格是否适合结婚,或决定是否要继续在一起生活 。
“性格婚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就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 。刚出现的时候,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批评的人不少 。但即使这样,“性格婚检”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蔓延并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 。
这不得不使人想起婚检 。2003年10月,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婚检从“强制”改为“自愿”后,全国婚检率开始迅速下降 。卫生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婚检率不足10%,个别地方甚至低于1% 。即使经济发达地区,婚检率也不高,2004年北京婚检率仅为5% 。
面对这一冷一热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 。“性格婚检”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也没有哪个政府部门向群众宣传,要求群众这么做,甚至“性格婚检”还不那么科学,但是,它却“热”起来了 。可是婚检就不同了,我们的计划生育、卫生等部门对此很热心,不止一次的在不同场合强调婚检的重要性,可是民众还是不领情,致使它受到了冷落 。
难道“性格婚检”有什么诀窍吗?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性格婚检”完全是市场服务行为 。市场行为最明显的做法,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会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看到“性格婚检”的重要性,并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人们,让人们交钱后感到物有所值 。
可是我们的婚检,从取消“强制”后,却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在很多方面还是坚持“强制”时候的做法 。不独宣传不够,在服务上,也有走过场的嫌疑,难怪有人认为婚检就是交钱,物无所值 。这能让人自愿来婚检吗?
【由“性格婚检”想到婚检】 只有穷尽其他办法之后,才应该实施“强制婚检” 。因为它的负面作用太大 。不知道整天喊“恢复强制婚检”的人注意到没有——从“性格婚检”上看,“婚检”远没有到应该“强制”的那个山穷水尽的地步 。政府部门不提倡、不强制的“性格婚检”有如此生命力,且越来越热,难道不值得“婚检”学习吗?(肖华)
- 创业认识了几个有钱的女人 约女生吃饭的幽默理由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大头娃娃的症状有哪些 大头娃娃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