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子不教,父之过。”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  
但是,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好的成长氛围,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教育孩子。  
【 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有太多的父母,完全凭着本能去爱孩子。  
他们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捧到孩子面前,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孩子吃亏。  
家庭教育,需要糖,也需要盐,更需要钙。  
太多的糖有可能变成“砒霜”,太多的爱也有可能变成“伤害”。  
家庭教育的这“十把刀”,刀刀致命,父母一定要远离!  
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文章插图  
01  
第1把刀:  
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溺爱孩子的父母,实则是以爱的名义,养出一个一无是处的“巨婴”。  
父母对孩子特殊待遇,轻易满足,孩子就会变得自私,不懂珍惜;  
父母对孩子时时注意,事事包办,孩子就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父母对孩子大惊小怪,生怕苦恼,孩子就会变得任性,缺乏自制;  
……  
爱是有界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就是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  
父母的爱,务必建立在让孩子成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之上。  
教他规矩,培养品质,锻炼能力,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爱。  
02  
第2把刀:  
说教,使孩子更加叛逆  
父母对孩子的说教,多半都是无效的。  
说千道万的大道理,孩子早就听腻了;重重复复的唠叨,孩子早就听烦了。  
每次被唠叨、被说教,孩子会觉得父母爱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行为与成绩。  
作为父母,怎么去做远胜过如何去说。  
想要培养出更优秀、健全的新孩子,首先要学着成为更好的新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03  
第3把刀:  
严苛,使孩子人格受损  
严苛的父母,总是对孩子吹毛求疵,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好。  
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情,他们就冲孩子又吼又叫;  
发现孩子考砸了成绩,他们就对孩子一通讽刺。  
父母太严厉,会让孩子畏难,没有自信,甚至大脑“缩水”。  
2019年美国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大脑功能发生变化。  
“一些孩子在2岁到9岁之间经常受到严厉的教育,他们大脑的差异与童年时期反复受到严厉教育有关。”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由孩子达到几分要求决定的。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以及健康的心灵和大脑。  
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文章插图  
04  
第4把刀:  
打击,使孩子失去自信  
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夸别人孩子时,父母可以张口就来,但到了自己孩子那里,父母总是习惯性打击。  
“我就是怕你骄傲,怕你飘了,才会时不时打击你一下。”  
但一个思想未成熟的孩子,只会觉得这种打击是否定,是嫌弃,是不爱。  
长期被打击的孩子,身上的自信与自我价值感,正在悄悄流失。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父母肯定与鼓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父母要做的,是挖掘孩子的身上的宝藏,而不是打碎孩子闪光的那一面。  
05  
第5把刀:  
放任,使孩子行为不当  
教育过程中,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是有惰性的,如果父母完全不管,就是放任孩子一辈子懒惰下去。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十年过后,已经拉开巨大的差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