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二 )

  
有些父母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成长是孩子的事,自己只要多挣钱给他好的生活就行。  
可董卿说过:  
“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有可能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真正的静待花开,不是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不顾。  
父母要在心态上保持着希望,在教育上保持着理性,始终与孩子保持着同一步调。  
06  
第6把刀:  
厚望,使孩子焦虑不已  
教育“内卷”,拼命“鸡娃”,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高。  
有的父母因为没上过大学,就要孩子考上“985”、“211”;  
有的父母因为自己没出息,就要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  
父母的厚望本质就是压力,早已压弯了孩子的脊梁。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为人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倾斜给孩子,而是要为孩子挡住外界的焦虑。  
做好孩子的守护者,在教育中有收有放,这比控制与干涉更需要智慧。  
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文章插图  
07  
第7把刀:富养,使孩子不能吃苦  
富养,其实是普通家庭遭遇的最大骗局。  
给得了孩子优渥的生活条件,却无法给孩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三观、良好的习惯。  
送得了孩子上名牌学校,却无法给孩子最需要的爱与陪伴。  
“富养”的骗局就是,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寒门多出败家子!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重要。  
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要知道,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大人,而不是一个孩子。  
父母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勇敢闯荡自己的人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08  
第8把刀:  
功利化,使孩子变得自私  
还记得《小欢喜》中的妈妈对儿子说:  
“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现在的父母,心态很浮躁,功利心也很强,这当然和国情有关。  
但用成绩衡量孩子的父母,就会养出用成绩来衡量人生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得失心太重,处事本末倒置,只为自己谋利,需求越多欲望越重。  
品德教育比分数教育更重要!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正确认识成绩,明白学习与奋斗的意义所在,从小培养孩子的无私心与责任心。  
09  
第9把刀:  
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易碎”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  
他们将孩子困在笼子里,自以为保护得很好,其实是剪掉了孩子的寓意。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成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花”。  
他吃不了苦,当他独自去面对世界时,就会吃到一碗“苦果”;  
他无法自立,逐渐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责任感,变成一辈子一来父母的“寄生虫”。  
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走向自己的人生。  
只有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才会有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刀刀|家庭教育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文章插图  
10  
第10把刀:  
言行不一,使孩子价值扭曲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说的话,父母的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若父母说话不算数,会让孩子难过,从而失去信任;  
若父母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会让孩子迷茫,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做。  
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将陷入混乱,在对与错之间苦苦挣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