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膝|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三 )

  
文章插图  
手膝|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9-12月时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①变换体位:多和宝宝玩自由变换体位的游戏,仰卧、俯趴、坐起全方位体位切换解锁。  
②扶站:提供给宝宝稳定的支撑物练习扶站、下蹲、扶走。  
③爬行:继续引导宝宝爬行,大部分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手、膝爬行了。  
需注意家居环境,让宝宝安全地爬行,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几个枕头和靠垫让宝宝翻过去,用纸箱做成隧道让宝宝穿过,和宝宝练习爬上爬下,这些都可以让宝宝可以更好地发展运动协调能力,锻炼身体和肌肉力量。  
  
7、15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宝宝走路稳当,能完全蹲下捡东西。  
  
这个时候仍有宝宝不走路,有些是正常的,比如宝宝比较享受爬行,晚一点再走;有些情况则预示着发展滞后。  
  
注:如果宝宝走路时,经常摔跤,可能是内耳前庭缺乏刺激导致,也可能是脚部和腿部发育问题导致,或者是脚部的原始反射没有抑制或消退。  
  
如存在上述问题,建议家长前往儿保科、神经康复科对宝宝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手膝|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8、18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宝宝能小跑起来,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  
  
比如:他会撞到你的身上才停下来;部分宝宝能往前踢球,但抬腿不高;他们还会试着搬动大件物品。  
  
如果宝宝不愿意尝试,说明他还需要手部去平衡身体,走路时像企鹅一样的姿势,这就需要加强一下平衡练习。  
  
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需要/能够掌握的运动技能远不止这些,上述的发展里程碑为大运动发展的最基本内容。  
  
每个孩子的运动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影响发育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如果我的宝宝不会抬头\翻身\爬行是不是就是发展迟缓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大运动发展是一个时间段而非一个时间点,每个宝宝的生长发展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只要在一定的阶段范围内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哦。  
  
手膝|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文章插图  
(WHO标准:儿童六个运动成长里程碑)  
  
【 手膝|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当然儿童发育在同一个年龄段,也会呈现相同的发育特点。因此我们建议爸爸妈妈定期通过儿保门诊、康复门诊或者神经内科门诊监测及跟踪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如发现有迟缓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引起关注,尽早评估,必要时给予规范的干预训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