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活动美猴王与孩儿们教案反思( 三 )

  
二、时时探索 , 环环互动 。  
整个活动体现了探索在前 。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 分层次引导幼儿探索金箍棒的各种玩法 , 教师随时做一个发现者 , 及时捕捉玩法独特的幼儿 , 让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示 , 组织幼儿体验同伴的玩法 , 以启发其他幼儿思考 , 唤起了幼儿的创造热情 。在孩子手中 , 金箍棒好象真的具有神奇的魔力 , 会千变万化 , 每当想出一种新的创意 , 孩子都会迫不及待地表演给老师 。  
三、动作发展与思维发展并进 。  
健康活动以促进幼儿动作发展为主要目标 。在孩子探索时主要以“跳、跑”为主 , 教师及时引导 , 如变成飞机、杠铃等来锻炼上肢动作 , 组织游戏“钻山洞”、“运西瓜”等 , 使走、跑、跳、钻、爬、抛接、平衡等各种动作都得到锻炼 , 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  
在健康活动中随时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 是本节活动的一大亮点 。有个人 , 有合作 , 有集体 , 不同的形式 , 由易到难的要求 , 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 , 而且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  
四、动静结合 , 组织有序 。  
活动注重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 , 而且设计自然巧妙 , 每一环节在自由探索尽情活动之后都安排了互相交流展示环节 , 其实这同时也是休息 , 特别是在幼儿探索玩“百变金箍棒”后 , 利用多媒体展示、讲评 , 很自然地将孩子集中过来 。  
通过实施本次教学活动 , 感到教师对教具的收放自如是保证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 , 特别是一些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教具 。最初时 , 教师设计的环节是先个人探索金箍棒的玩法 , 再几个人合作拼摆 , 在施教中发现:  
一旦孩子们持有了自己的金箍棒后 , 往往都不太愿意放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 , 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语言去督促他们 , 即使他们拼搭了造型也会很快将自己的金箍棒取回 , 这也许是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还尚未完全形成 , 所以将教学的环节做以相应调整 , 即:先组织孩子们合作探索 , 通过鼓励、肯定他们 , 然后将金箍棒奖励给他们 , 孩子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奖品也会让他们更加兴奋、积极 。  
反思实际执教 , 值得注意的是:  
1、在请幼儿做任何事情之前 , 教师一定要用简练、准确、符合孩子理解水平的语言 , 将要求明确提出 , 以保证活动组织活而不乱 。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 , 如:在孩子们比较兴奋时 , 可以用神秘的、小声的语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从而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 。  
本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