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穴位置( 三 )

  

关元穴位置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 。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文献参考:  
《针灸甲乙经》:  
足三阴、任脉之会 。  
《太平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  
《类经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 。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 。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关元穴  
4.关元、劳宫、涌泉分别在哪?  
关元,  
关元穴位置
  
文章插图  
关元穴位置
  
文章插图  
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 。属任脉 。  
足三阴、任脉之会 。小肠募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  
并有强壮作用 。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用】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 。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2.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3.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4.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  
  
关元穴位置
  
文章插图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撅、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  
  
关元穴位置
  
文章插图  
  
5.关元穴是怎么定位的?  
关元,经穴名 。出《灵枢·寒热病》 。  
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 。属任脉 。  
足三阴、任脉之会 。小肠募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  
并有强壮作用 。  
直刺1-1.5寸 。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编辑本段标准定位  
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编辑本段取法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