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 二 )

  
相反 , 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 , 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 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 , 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  
文章图片  
10.尽量找出孩子的优点 , 给与积极的鼓励 。   
这10条内容 , 既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实际操作方法 , 也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很好参考 。   
父母的打压、责骂 , 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 , 很容易产生我就是个笨蛋 , 我就是无药可救的心理 。   
我们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自信、给孩子鼓励 , 他才会在内心有无尽的力量 。   
当他面对挫折和困境 , 也能想方法去克服 。   
一个有自信的孩子 , 才会成为有内驱力的孩子 。   
想培养孩子内驱力  
还要让事情变得有吸引力  
相声演员于谦在节目里聊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 , 他说儿子小的时候 , 如果什么事儿做得好 , 他就会表扬孩子:  
“哎呦 , 你这个事儿做得可真棒 , 将来肯定得送你上幼儿园……”  
结果他把孩子真正送到幼儿园的时候 , 孩子特别高兴 , 半年多了才明白过来 。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  
文章图片  
旁边的嘉宾谢楠被逗得发笑:  
孩子肯定很骄傲 , 觉得我棒棒的 , 我才能上幼儿园 。   
还感慨:孩子们走过最深的路 , 就是父母的套路 。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  
文章图片  
我看这段的时候 , 特别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看到 。   
因为于谦这种做法 , 实际上是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期待 , 孩子把能去幼儿园当成是一种奖励 。   
所以他上学会非常积极 , 产生入园焦虑的这种概率也会小很多 。   
生活中常听到很多父母、老人会对孩子说:  
你也就开心这几年 , 等你上学之后 , 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   
(让孩子感觉 , 上小学是特别辛苦的事情)  
你这才到哪儿 , 等你小升初的时候 , 有你累的时候 。   
(让孩子感觉 , 学习会越来越痛苦)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 考试再错看我怎么收拾你 。   
(让孩子害怕考试 , 害怕做题)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  
文章图片  
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 , 都是来源于父母 。   
父母先给了孩子这样一种不良的感觉 , 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 就被削弱了很多 。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坚持一件事 , 最该做的就是把  
这件事变得有趣、有吸引力 , 把它变为一种值得期待的东西 。   
比如我们发现孩子有舞蹈天赋 , 想培养一下 , 那么可以先带孩子看一些歌舞剧或者在家看儿童舞蹈的视频 。   
等孩子产生兴趣了 , 自己表示想学的时候 , 再跟孩子提一下:  
“学舞蹈需要每天练功 , 不知道你能不能坚持……”之类的担忧 。   
直到孩子明确表示 , 自己可以喜欢舞蹈、可以坚持 , 才给孩子学舞蹈的机会 , 这样孩子会更珍惜 , 内在的驱动力也会更强 。   
想培养孩子内驱力  
需要给孩子及时的反馈  
我们常见到父母逼着孩子学习 , 但极少有父母逼着孩子去玩游戏的 。   
因为几乎每个孩子 , 都对玩游戏充满内驱力 , 根本不用催 , 自己就上瘾 。   
我曾读过清华大学博士、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的一系列文章 , 她说我们人类喜欢清晰即时的反馈 , 是写在基因里的 。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孩子 , 除了它能满足孩子探索的乐趣、满足孩子社交、闲暇的需求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就是它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