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 二 )

  
症状:潜伏期为10-21天。典型症状是发热短暂,半天至一天出疹。初见于面部,24小时内迅速遍及全身。同时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很快消失。整个病程约4-5天。  
预防:注射减毒风疹疫苗是预防关键。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介疫苗,打一针可预防三种传染病,效果很好。患儿无须隔离,发热期间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治疗:如出现头痛、头昏、嗜唾、抽风、高烧不退、呕吐,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应警惕是否风疹合并脑炎、心肌炎,或合并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等,应立即到医院住院检查治疗。  
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5、小儿脑膜炎  
病因:好发的病原体亦不同,大致分为「细菌性」及「非细菌性」两大类。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菌种有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非细菌性脑膜炎中以病毒性脑膜炎占最多,其中又以肠病毒脑膜炎最常见。  
症状:幼小婴儿如有发烧、反复呕吐且合并有眼神改变、异常哭闹、日常行为改变及前囟门膨出等情形,也应把脑膜炎列入考虑。年龄较大小孩症状较典型,常有发烧、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甚至精神活力变差等症状。  
预防:脑膜炎是小孩中枢神经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脑膜炎的症状有时难与上呼吸道感染作区分,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而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常造成合并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故特别需要家长的重视及关心。  
治疗:病毒性以降脑压及支持疗法为主,只有少数病毒有抗病毒药物;细菌性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二者皆需注意合并症。细菌性脑炎若感染严重,极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听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6、婴幼儿急疹(好发1岁以下)  
病因:由病毒感染,发疹传染病,潜伏期平均8-14天。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多。  
症状: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1℃。精神食欲均好,玩耍如常。但部分婴儿易出现高热惊厥。3-5天后体温骤降正常,并出现皮疹,叫做热退疹出。皮疹于1-3日内退尽,不留色斑,也不脱屑。  
治疗:本病传染性不强,一般不需隔离,早期给患儿服用小儿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持续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并用退热剂;必要时用镇静剂防止惊厥。  
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宝宝传染病妈妈别害怕  
1、宝宝生病非坏事  
春天气温不稳定,天气一冷,妈妈怕宝宝着凉,就不让宝宝出门。这么一来,宝宝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锻炼,更容易感染疾病。  
2、生病提高免疫力  
不得病的宝宝永远没有免疫力。对于一些小病,妈妈只需要认真对待,密切观察,不必惊慌。宝宝经常患一些小病,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对预防严重的疾病很有好处。  
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3、生病非抵抗力差  
别轻易认为身体常生病的宝宝就是抵抗力差。很多常生病的宝宝会在4岁后患病次数逐渐减少,所以并不见得是抵抗力差。  
【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4、感染后产生抗体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育儿|春季幼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春季宝宝传染病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