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大班主题“垃圾”回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 , 认识其危害 , 并能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 养成不乱丢弃垃圾的好习惯 , 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 , 快来看看“垃圾”回家教案吧 。
设计背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 美丽的花坛旁边有人们丢弃的果皮 , 随手乱扔纸巾 。这种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 。幼儿期的生活还处在他律的阶段 , 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 , 什么是错的 , 别人这样做 , 他们也会这样做 。作为老师应该让幼儿或得正确的情感体验 , 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危害 , 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 , 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 , 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 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 , 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 , 从中找到快乐 。
选择“垃圾回家”作为教材 , 使幼儿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 , 哪些可以再利用 , 哪些不可回收 , 哪些是有害的 , 让幼儿在丢弃时能做到分类投放 , 真正做到让垃圾“回家” , 萌发幼儿爱护生存环境的情感 , 从小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 , 认识其危害 , 并能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
2、养成不乱丢弃垃圾的好习惯 , 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4、愿意大胆尝试 , 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区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
活动难点:是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活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 和垃圾分类标志、教学录像 。
2、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环境及周围的环境 , 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垃圾及相关图片 。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 。(播放录像)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二、基本部分:
1、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2、送垃圾回家游戏 亲身尝试 , 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 。“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他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是什么颜色?不可回收是什么颜色?有害垃圾是什么颜色?你们能将他们送回家吗?
三、结束部分:
设计环保标志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 , 引出设计“环保标志”“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 我们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 , 本着《纲要》提出的内容 , 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 , 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法来完成本活动 。此次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 , 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 , 通过垃圾引出环保 , 从生活中小事体现环保这件大事 , 以小见大 , 激起幼儿关注生存的环境 , 树立环保意识 , 并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 , 获得了无穷乐趣 , 也懂得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这个道理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西方菜单分类 西餐母亲节主题菜单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幼儿园大班和中班每天的饭菜量是多少 公立幼儿园一周食谱表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