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家庭支持是应对成长危机的重要力量( 二 )

  
雨濑谈到,父母应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在平时的教育中告诉孩子,面对一个问题有很多种应对方式,一条路走不通了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父母平时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时,是采取积极还是消极的思维和应对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因此家长要特别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危机的制造者。”雨濑说道:“很多孩子的心理危机并不是来自外界的打击或灾难性的事件,而恰恰是因为和父母的矛盾冲突导致的。这就需要父母努力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  
接纳、宽容和照顾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如果孩子真的遭遇心理危机该怎么办?边玉芳认为,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心理危机时,不要低估孩子消极情绪的程度,尽量接纳和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雨濑认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心理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冲击阶段,即危机事件发生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悲伤、惊恐、极度痛苦等;二是应对阶段,即逐渐接受现实,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自己恢复心理平衡,调整情绪和认知,向亲友寻求支持;三是解决阶段,即开始寻求改变,有人可以直面危机事件本身,有人则选择逃避策略。  
【 危机|家庭支持是应对成长危机的重要力量】对孩子来说,要想积极正面地解决问题,肯定少不了父母的帮助。雨濑建议,当孩子遭遇心理危机,父母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接受现实。他很可能因为一下子无法消化,而反复去讲述创伤性事件或者自己痛苦的感觉。此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给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机会,并对他的表达给予充分理解,与之共情,接纳他的情绪。同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要有心理预期,给予更多宽容。比如孩子成绩下降、生活能力减退,父母要理解这是孩子在心理危机中的正常表现,容忍孩子有一个走出创伤、渡过危机的过程。另外,父母要照顾好孩子的基本生活,帮孩子尽量维持正常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规律,使之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  
边玉芳则强调,父母在此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逼迫孩子坚强或马上恢复正常状态、过度焦虑等误区。“有些孩子在遭遇心理危机后,会有一些躯体上的症状或很长时间走不出来,父母确实需要重视但不必过度焦虑。”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当孩子遇到严重的心理危机时,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力量有限,必要时要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  
责任编辑: 小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