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十分的娇弱,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往往需要成人去细心呵护。而宝爸宝妈为了能够让宝宝得到好的照顾,也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可是有时候仍然会遇到知识盲点。  
其中吐奶就是一项,大家都知道宝宝的身体发育尚且不完善,与成人略有不同,容易发生吐奶现象,因此在宝宝吃完奶之后需要“拍嗝”,可是有时候拍过嗝了,宝宝还是吐奶,是怎么回事呢?  
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文章插图  
孩子在喂养后吐奶是常态  
表姐在刚做妈妈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手忙脚乱,还好她婆婆过来帮忙,于是表姐就放心把孩子交给了婆婆,有一次婆婆出去买菜,正好赶上孩子醒了要喝奶。  
当时表姐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顺利地给孩子喂完奶,学着婆婆平时的样子给孩子拍了嗝,结果刚把孩子放下就出现了吐奶现象,表姐急得直哭,赶紧给婆婆打电话。  
婆婆回来后,很快就处理好了,原来是表姐拍嗝的手法不太对,婆婆告诉表姐,孩子吐奶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担心,但是要及时处理好要不然很容易呛到。  
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文章插图  
经过这件事之后,表姐再也不敢马虎大意了,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宝宝的事再也不让婆婆代为处理了,而是由婆婆在旁边指导,自己亲自处理。  
宝宝在吐奶以后,父母们别只会下意识地给娃“拍嗝”  
宝宝的“饭碗”与成人是不同,它是处于水平状态的,所以吃完奶之后容易吐奶,但很多新手宝爸宝妈都只会用“拍嗝”来处理,结果有时候宝宝越吐奶越多。  
事实上,有育儿类书籍建议:0-1个月的新生儿宝宝每喝30~40ml的奶粉就拍嗝一次,而 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孩子,建议每60~90ml拍嗝一次。如果是采取母乳喂养可以每5分钟左右拍嗝一次。  
虽说“拍嗝”是喂奶后的必经过程,但对于防止以及阻止宝宝吐奶这件事,家长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文章插图  
比如在吐奶之前要先清洁口腔,避免孩子口中仍有残余奶汁,而在拍嗝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呛奶问题,而且吐奶之后也要做好后续带娃工作,还要防止呛奶现象出现等等。  
家长提早掌握一些带娃“小技巧”对减少孩子吐奶更有效  
虽然宝宝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经常性吐奶总归是对身体无益的,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减少吐奶现象,宝爸宝妈要知道。  
注意冲泡奶粉的方式  
冲奶粉看似简单,实际可是一项技术活,要注意先放水后放奶粉,之后用双手来回搓动奶瓶,使奶粉与水均匀混合,千万不要上下频繁摇晃,防止大量气泡的产生,被宝宝吞进,将奶从“饭碗”里挤出。  
注意喂养姿势  
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文章插图  
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状态,因此宝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尽量让宝宝倾斜躺在怀里,这样可以让宝宝喝进去的奶更容易达到正确“着陆点”,吐奶的情况也就随之降低了。  
注意拍嗝姿态  
给宝宝拍嗝时,要将宝宝竖抱起来,让宝宝的头靠在家长的肩颈部位,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腰背,另一只手由下至上有节奏地轻拍后背,将宝宝胃里的空气排出来。  
注意换尿不湿的时间间隔  
宝宝在刚刚喝完奶的时候一定不要给他换尿布,这时宝宝还没有完全将奶液消化,来回翻动宝宝容易出现吐奶现象,最好间隔15~20分钟,或者是在喂奶前换好尿布。  
奶粉|宝宝吐奶以后,父母别只会下意识“拍嗝”,家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