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坚持7原则 纠正5个错误走姿

  

宝宝学走路坚持7原则 纠正5个错误走姿
  
文章插图  
家长要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走路呢?幼儿在学走路的阶段里,爸爸妈妈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不仅要保证孩子周围环境的安全,还要纠正宝宝走路的错误姿势哦哦 。  
宝宝学走路的原则  
走路的姿势要端正 。两脚要朝前,不要向外,也不能向内,这样会形成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腿,很容易摔倒,而且极不雅观 。  
要多晒太阳 。吃些鱼肝油和含钙高的食物,使幼儿骨头长得硬实,能够承受身体足够的重量,不致因双腿不硬实而形成罗圈腿 。  
要防脱臼 。大人牵着幼儿的手走路时,不要使劲拉拽,以免小孩的肩关节,肘关节脱臼 。  
加强对学会走路的幼儿的保护 。宝宝学走路,不可避免地会有跌倒、磕破头皮等情况,因此要注意保护,特别是在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 。  
让宝宝玩无危险的玩具 。宝宝刚学会走路不久,但他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因而爱拿玩具耍玩,这就要求对宝宝的眼、耳、鼻等进行保护 。不要让宝宝玩锐利的玩具或长棒小玩具,否则摔倒后会伤害身体,更不能把这类玩具塞迸鼻孔和耳朵 。  
不要让幼儿往嘴里放东西 。宝宝学走路时,不要让他把任何东西塞在嘴里,否则容易引起事故,比如把小玩物吞进气管里 。此外,这些东西也不卫生 。  
让危险品远离幼儿 。当幼儿学会走路后,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任何东西都成了他的玩具 。有些东西会对幼儿造成危险,如家里的内服药、外用药、化妆品、洗衣粉、洗涤剂、摩丝、农药等,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或者锁好 。  
接下来,再来看看宝宝学走路的过程中会有哪些错误的姿势需要纠正吧 。  
宝宝学走路的错误姿势  
走路呈外八字:宝宝的双腿叉开,像西部牛仔一样走路 。  
一般在2岁之前,经过矫正后,家长可不必太过担忧 。但如果2岁后走路姿势还这样,可能缺钙和维生素,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给予治疗 。严重的甚至需要给双腿打石膏矫正 。  
走路呈X腿型:宝宝夹着大腿走路,这种情况一般在不愿意走路(走不了长路,稍微走点路就要大人抱)、不好动的宝宝中较为常见 。  
一般需要家长带领宝宝进行相关的肌肉锻炼 。  
走路呈螃蟹姿势: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宝宝喜欢头往前探,这使得他的双脚朝内 。  
到了3岁左右,当宝宝的双腿肌肉变得更加结实后,这种走路的姿势会慢慢消失 。如果姿势仍然不好,家长可以在宝宝坐着玩时,让他盘腿而坐,不要叉着腿,并注意为宝宝挑选硬帮的鞋子 。  
走路呈鸭子姿势:这是生理问题,宝宝需要在走路的过程中磨练他的脚底肌肉,练出弧形 。家长可以在宝宝2岁左右让他经常玩用脚趾夹铅笔、小手帕或大纽扣的游戏;平时在运动场多做踩滚桶的项目;平时父母应多鼓励宝宝用脚尖走路 。如果是弓足,表明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紊乱的问题 。  
走路时总跌跌撞撞:宝宝会走路已经有一两个月了,但还是跌跌撞撞 。其实,一直到宝宝一岁半,这种情况都是很正常的,学会走路后,大约需要经历3-6个月的时间才能很好地控制步伐 。  
如果2岁左右,还是经常跌跌撞撞,就要带他去医院检查神经、骨骼发育等情况,以排除相关疾病因素 。  
爸爸妈妈们,科学的引导宝宝学走路是很重要的哦 。  
【宝宝学走路坚持7原则 纠正5个错误走姿】②本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