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不同原因
幼儿期

文章插图
疾病性:直立性调节障碍多见 。常见的原因有脑肿瘤,尤其是小脑及脑干肿瘤,常以眩晕、跌倒为首发症状 。其它有重度营养性贫血、小脑炎、脑膜炎,合并中耳炎、内耳畸形等 。
小脑畸形引起平衡感觉障碍,除眩晕外,尚有动作迟缓、平衡感觉异常、写字困难等 。
生理性:良性阵发性眩晕多发于1~4岁的宝宝,发作呈阵发性,持续数秒到几分钟,呈旋转性眩晕,宝宝有明显的跌倒傾向,数月到数年后会自然痊愈 。
学龄期
调节障碍:这种情况的女宝宝较男宝宝多 。早晨起床时宝宝感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站立稍久就会感到头晕,必须马上坐下 。蹲位起立瞬间眼前发黑及眩晕,并伴有胸闷、心慌、呕吐等,常有晕车及晕船 。
感染源性:急性前庭神经元炎也是眩晕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宝宝常感到自身或周围景物在不停地旋转,眼花、摇摆、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站立不稳,但没有听力障碍 。
中医治疗方法多
服药
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钩藤9克,黄芩9克,石决明15克,川牛膝9克,杜仲9克,夜交藤9克,夏枯草9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 。
适用于:直立性调节障碍、急性前庭神经元炎 。
敷足疗法
【中医妙方对抗宝宝“头痛”】 取吴茱萸15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第二天早晨取下,连续3~5次 。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的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 。
适用于:眩晕耳鸣、睡眠不安、颜面潮红 。
填脐疗法
取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 。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 。可健脾益气 。
适用于:宝宝贫血、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
- 中医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养生调理 阴虚和阳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
- 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 中医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差别在哪里 华夏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怎么样
- 中医也无法根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如何治疗哪种好用
- 中医祛斑的方法 桃红四物汤泡水的味道
- 吃中药和西药的同时可以吃保健品吗 高血压中医分型及用药
- 人们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吗 中医饮食养生保健知识
- 你平时是怎么利用中医知识在家给自己调理身体的 熏蒸能去湿气吗
- 中医也无法根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断根秘方
- 艾老师泄油瘦身汤多少钱一盒 老中医瘦身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