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炎炎夏日是水上活动的旺季,也是溺亡的多发季 。近日媒体从广东省疾控中心获悉,溺水死亡已成为5-14岁儿童的头号死因,而早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每年溺亡者达44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 。
【夏日溺亡事件频发 安全问题引发冷思考】夏秋季节向来是溺水高发期,每年关于儿童溺亡的事件总是不绝于耳 。不必翻捡旧闻,仅自6月下旬以来的20余天内,便足以触目惊心:
6月27日至29日的三天内,江西南昌、海南临高、广东清远、湖南娄底等连续发生多名儿童溺亡;7月10日,湖北儿童玩水时溺水遇险,不幸身亡;7月11日,湖南岳阳县、桃江县、衡阳县各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9名儿童不幸遇难……
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如花般生命的陨落 。今天,面对这些刺眼的数字,所谓“再次敲响警钟”这种惯常的言说方式,已经显露出了某种无力感——孩童溺亡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上演,已然“敲”得社会有些近乎麻木了 。
悲剧的频频发生已然让夏季溺亡事故成为了每年的必谈话题,不过,曾经的那些主角总是年少的孩子们 。为什么儿童溺水容易死亡?儿童溺水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灌入呼吸道内引起窒息,溺水后平均5~6分钟,呼吸心跳即可完全停止 。
一部分人溺水后发生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搏,死亡时间更短 。若溺水得救,往往有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在溺水过程中都有水中杂质、泥沙和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中,所以在复苏后期几乎都发生急性肺水肿、肺炎、肺脓肿等合并症 。并往往并发功能衰竭 。由于窒息缺氧可发生脑水肿 。
其实,探究中小学生溺亡悲剧频发的原因并不复杂,无非有四:
一是留守儿童较多,放假或是放学后,他们的行动无人监管;
二是有些农村父母素质不高、知识不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限;
三是学校安全教育匮乏;
四是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力、措施不多 。
在西方发达国家,游泳池比比皆是,不仅大学有中学有,小学有,甚至幼儿园都有,这些游泳池,水深20公分、30公分、40公分不等,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深度 。而我国目前,大学尚不能达到全部拥有游泳池,只有在个别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才能拥有恒温游泳池,连中小城市几乎不存在恒温游泳池,更甭提乡村 。
说到底,出现如此频繁的学生溺水事件,不能总怨大水无情,也不能总怨孩子们不听话,总是背着家长、老师“私自行动” 。
这一起起悲剧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欠账”,也看到了孩子们急救知识、基本求生技能的匮乏 。孰不知,教育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灌输,更是对求生技能、生存知识的传授 。
意外往往无法避免,可怎样能让孩子们在溺水的瞬间,获得最大程度的救助?这不仅仅是家长、老师的责任,也是整个教育界、整个国家的责任 。如果说,在农村兴建游泳池目前国家尚无财力,但是支几个篮球架子,让他们打打球不难吧?引入民间力量,通过民间NGO的组织,给他们传授基本的求生知识、急救知识也不难吧 。
又一个暑假即将开始了,我们不该坐视更多无辜的孩子,死于华年 。
『
- “爸爸高烧吃掉孩子退烧药”事件,告诉你失衡的家庭关系有多可怕
- 透水事件什么意思
- 今日消息 德国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展开调查
- 气溶胶传播|专家称气溶胶传播是小概率事件 如何有效预防气溶胶的传播
- 50年代是几几年 50年代的大事件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夏日绝句》原文
- 什么是罗生门
- 代理门事件 代言门事件
- 在中元节的晚上,为什么不能喊朋友的名字 中元节灵异事件
- 谢尔盖穿越事件真的吗 谢尔盖穿越事件经过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