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法律主观:
我国对于赡养义务的规定一共有三部法律提到:
一是《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共有三个条文作了规定 。
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有相关规定 。
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该法第二十八条还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 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 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 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文章插图
最新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最新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1、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扶助义务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2、继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扶助义务
继父母和继子女的关系 , 是因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再婚而形成的 。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规定: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3、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74条第2款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在赡养费的计算中 ,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主要有:
1、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主要包括老年人必然发生的衣、食费用及日常开支;
2、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老年人为赡养纠纷起诉至法院时 , 人民法院对其已经发生的医疗费及已患一些慢性病将来必需支出的相对确定的药费 , 应当作为给付内容确定由赡养人承担 。而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其发生金额、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 。故一般不能判决支持老年人将来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的请求 。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减轻老年人讼累角度考虑 , 此法可行;
3、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如果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其子女有义务照料其基本生活,但其因故不能亲为时,他人或养老机构代为照料发生的有关费用应由子女支付;
4、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赡养人有义务妥善安置老年人的住房 。在其无房可供老人居住老人又无自住房的,则应将合理房租费用一并计算在赡养费内;
【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5、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对老人精神赡养已成为不争的法律原则,但理论界及审判实务中对能否判决精神赡养以及如果判决如何执行一直存疑 。笔者认为,精神慰藉的作为义务固然难以判决执行,但对老人最基本的精神享受物化支出如有线电视、收音机、书报等费用是完全可以作为赡养费给付内容确定由义务人承担;
6、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除了社保外,老年人必要的医疗等保险金的支出亦应为赡养费用 。保险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也为子女分担了很大的风险,非常值得提倡 。
赡养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1、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可以不计算;
2、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
3、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 。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
综上所述,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 , 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 有抚养的义务 。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文章插图
民法典子女赡养老人最新法律规定法律主观:
赡养老人的规定如下: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 , 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文章插图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大致有以下内容:
1、《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子女不遵循赡养义务时,无条件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 有抚养的义务 。
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法律是怎么规定赡养义务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实践中,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相关规定有:
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 , 子女独立后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子女不能将父母是否对其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作为自己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前提 。
2、因父母的错误行为给子女造成心灵、身体伤害的 , 原则上丧失了要求被害子女赡养的权利 。这些情形包括:父母犯有杀害子女的罪行的、父母犯有虐待、遗弃子女罪行的等等 。
3、没有经济收入的已嫁女儿仍然有赡养义务 。出嫁女儿本人没有收入的,不能作为拒绝履行赡养老年父母义务的理由,可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支付赡养费 。
4、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受父母有无财产、是否分过家以及分家是否公平的影响 。
5、父母有多个子女的 , 应当共同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每位子女承担义务的多少,应当根据各个子女的生活、经济条件进行协商,子女不能以父母对其年幼时的关心、疼爱程度或者结婚时资助的多少作为履行赡养扶助义务多少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