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适用诉讼时效,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哪些

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哪些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 , 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是:
1、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 , 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
2、不适用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受诉讼时效约束;
3、国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哪些适用诉讼时效,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哪些】4、民事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_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诉讼时效适用的权利范围诉讼时效依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
一般诉讼时效是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 。
特别诉讼时效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而制定的诉讼时效,短期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

哪些适用诉讼时效,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哪些

文章插图
当事人诉讼注意事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 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如下:
1、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 。为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凡属一般代理的当事人应当出庭参加诉讼活动,属特别授权的当事人本人可不出庭 , 由代理人代为诉讼 。
2、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申请执行 。
3、当事人的代理人(凭律师证)在庭前可以查阅本案有关证据 , 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和复制有关材料的办法依法律规定 。
以上内容参考
短期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债权请求权(1)基于合同债权的请求权,如履行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违约金请求权、利息请求权(2)基于侵权行为的请求权,主要是损害赔偿请求权(3)基于无因管理的请求权,主要有必要费用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4)基于不当得利的请求权(5)其他债权请求权,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赔偿请求权2.物上请求权物上请求权,又称物权请求权通说认为,物上请求权是指基于物权所产生的请求权,主要有返还财产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和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与物权不同,物权具有永久性,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3.人身权请求权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性质有所不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情况也不同应根据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分别不同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司法解释(1-10)》第十六条
因垄断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原告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被诉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从其举报之日起中断 。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决定终止调查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终止调查之日起重新计算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后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重新计算 。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经持续超过二年,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10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9次会议、2012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2次会议通过)法释〔2012〕6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10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9次会议、2012年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2次会议通过 , 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依法惩治证券、期货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诉讼时效适用对象有哪些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 , 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是:1、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 ,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2、不适用物权 , 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 , 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受诉讼时效约束;3、国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 , 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20年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以后开始计算的但是 ,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会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