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股价翻倍后回落至7港元,持续亏损仍待改善( 二 )
在杨勇看来 , 目前商汤依然亏损 , 作为科技类公司 , 用PS(市销率)估值更为合理 , 根据可比公司和收入预测 , 同时受宏观经济、疫情影响行业需求可能低于预期 , 以及行业未来可能面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 目前公司的估值过高 , 泡沫较多 , 2022年估值在1000亿元-1300亿元人民币(约1200亿-1600亿港元)应该较为合理 。
安信证券表示 , 考虑商汤公司在AI技术研究上具有深厚的积累 , 且收入增长较快 , 具备一定的成长性 , 给予上市后的合理股价区间是4.87港元至5.85港元 , 对应市值为1621亿港元至1947亿港元 , 对应PS为15倍至18倍 。
【商汤股价翻倍后回落至7港元,持续亏损仍待改善】国元国际给出的估值更为谨慎 。 其在2021年12月7日发布研报称 , 商汤上市后估值约为1200亿港元 , 对应的2021年动态PS约26倍 , 估值偏高 , 但因公司在商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 拥有AI及元宇宙概念 , 且全球发售股东占比只有4.5% , 容易吸引游资进场 。
相对于上述几家机构 , 国泰君安则较为乐观 。 其在2022年1月4日的报告中指出 , 商汤流通盘较小 , 公司业绩与估值提升空间巨大 , 虽然其股价已大幅上升 , 但不排除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 。
收入格局
“商汤希望推动技术落地 , 用技术突破去重新定义场景和模式 , 去刷新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 。 ”商汤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在上市仪式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带来增量价值 , 将推动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时代到来 。
这构成商汤营收的业务根基 。
商汤的营收主要受四个板块的驱动 , 分别是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 。 其中 , 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是商汤2018年至2020年的两大主力收入来源 , 贡献公司超70%的收入 。 2020年 , 公司上述两大业务收入分别为14.85亿元、13.69亿元 , 占比分别为43.1%、39.7% 。
2021年上半年 , 商汤智慧城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倍至7.86亿元 , 占比升至47.6%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来源;公司智慧商业收入同比增长58.97%至6.47亿元 。
高增长之下 , 商汤不同板块之间的营收不平衡问题也浮现出来 。 以2020年为例 , 智慧商业、智慧城市以外的另外两大板块 , 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收入占比仅为12.6%、4.6% 。
2021年上半年 , 商汤智能汽车收入同比仅增长4.59%至0.71亿元 , 智慧生活收入为1.48亿元 , 相对于上年同期的1.56亿元 , 甚至有所下滑 。
此外 , 尽管有着全球最大人工智能独角兽的称号 , 但商汤目前还不够国际化 。 分区域来看 , 虽然2021年上半年商汤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大幅增长 , 但在其他地区收入并不理想 。
商汤在全球有四个主要经营地区 , 分别为中国内地、东北亚、东南亚、中国香港和中东 。 2021年上半年 , 公司中国内地收入为14.13亿元 , 同比增速为208.52% 。
同期 , 商汤在东北亚区域、东南亚区域、中国香港及中东地区收入 , 分别为2.03亿元、0.22亿元、0.14亿元 , 同比均有所下滑 。 其中 , 后两个区域收入同比下滑幅度分别高达76.84%、82.93% 。
光环依然存在 。 以收入规模算 , 商汤位居AI四小龙之首 。 AI四小龙是指商汤、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以及依图科技 。 公开披露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上述前三家人工智能公司的收入规模分别为34.46亿元、13.91亿元、7.55亿元 , 依图科技2020年上半年收入仅为3.81亿元 。
毛利率方面表现也不错 。 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 , 商汤毛利率分别高达70.57%以及72.95% 。 2020年 , 旷视科技、云从科技该数据分别为33.11%、43.21%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