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股价翻倍后回落至7港元,持续亏损仍待改善( 三 )
持续亏损
商汤仍未走出亏损困境 。
2018年至2020年 , 公司亏损金额从34.33亿元升至121.58亿元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有所收窄 , 亏损额37.13亿元 。
导致公司出现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 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估值会因为公司估值的上升而相应上升 , 由此导致的负债增长被记录为公司的损失 。 招股书显示 , 公司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 , 由2018年的31.82亿元 , 增至2020年的105.64亿元 。
尽管如此 , 经调整后 , 商汤2018年至2020年亏损金额仍然分别高达2.21亿元、10.37亿元 , 以及8.78亿元 。 2021年上半年 , 该数据为7.26亿元 , 相对于上年同期的10.99亿元的亏损金额 , 大幅收窄 。
研发开支、行政开支高企 , 是商汤经调整后仍然亏损的主要原因 。
凭借超50%的占比 , 员工福利开支成为公司研发开支的首要成本 。 2018年至2020年 , 商汤员工福利开支金额分别为5.13亿元、11.16亿元、15.69亿元 , 占研发开支比例分别为60.4%、58.3%、63.9% 。 2021年上半年 , 公司该数据为12.85亿元 , 占比进一步升至72.5% 。
员工福利开支、营销及差旅开支是商汤销售开支的主要组成部分 。 2018年至2020年 , 商汤销售开支中 , 员工福利开支分别为1.42亿元、3.22亿元、4.05亿元 , 占比从69.5%升至75.4% 。 2021年上半年 , 商汤员工福利开支为2.33亿元 , 占比进一步升至79.5% 。
此外 , 商汤的行政开支也居高不下 。 2018年至2020年 , 公司行政开支中 , 员工福利开支分别为1.49亿元、3.36亿元、9.3亿元 , 占比从32.9%升至58.5% 。 2021年上半年 , 该数据同比增长53%至11.49亿元 , 占比亦升至79.7%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开支、行政开支中的员工福利合计约13.82亿元 。
“商汤的费用率还有较大改善空间 , 盈利关键包括两方面 , 营收提升及对成本、费用的控制 , 站在当前时点看 , 盈利关键是控制管理和研发费用 。 ”杨勇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一旦公司进入良性发展 , 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稳定后 , 公司费用率将会大幅下降 , 预计未来3年左右盈利 。
“随着公司高速增长 , 公司在行政开支方面的规模效应 , 也会逐渐显示出来 。 ”商汤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随着研发效率的不断提高 , 研发成本的规模效应也会在今后愈发显示 。
商汤董事及高管中 , 有四名创始人 , 分别为董事会执行主席、行政总裁徐立 , 执行董事汤晓鸥 , 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家王晓刚 , 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徐冰 。 其中 , 王晓刚为公司实控人汤晓鸥的妹夫 。
2020年 , 徐立、王晓刚、徐冰的薪酬总计分别为3.57亿元、1.63亿元、1.61亿元 , 三人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分别为3.53亿元、1.58亿元、1.58亿元 。 同期 , 三人获得薪金及工资分别为237.7万元、330.6万元、190.4万元 , 酌情花红分别为123.8万元、105.4万元、109.6万元 。
“招股书的披露原则基于会计准则项下的要求 , 且与其他同样设置股权激励计划的香港上市公司一致;高管薪酬的披露除工资与奖金收入之外 , 还包括了股权激励 。 ”商汤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从公司的角度 , 并未因高管股权激励产生额外的实际现金支出 , 创业公司选择用股权来激励创始团队和高管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 , 商汤贸易应收款分别为13.32亿元、26.15亿元、37.48亿元、39.26亿元 , 而贸易应收款的减值拨备分别为1.02亿元、2.12亿元、6.1亿元、7.85亿元 , 占比分别为7.66%、8.11%、16.28%、19.99% , 呈现大幅增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