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九疑山山地群组,它处西北山地的东南向 。九疑山山名因其山脉在大西江镇境内有“九龙归位”地相特征而名,它发端于大西江镇境内的一座由九条山脊共一山顶的大山,山势威态因有“九龙归位”地相,故名九疑山 。因其地相特征也俗称其为九龙山或九条脊 。它是指发端于大西江镇境内是为“九疑之首”的九疑山,然后向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咸水镇境内延伸的这条的绵长山脉 。这座九疑山在全州境内的湘江西北,湘江在流经全州时正好经过九疑山的东南角 。
相传此山是为舜帝葬地而被儒教当成德圣孝祖舜文化的象征,尊奉为“皇极” 。
第三组覆釜(山)诸峰山地群组,它在西北山地的西南纵深地带 。覆釜(山)又称南宝顶、宝鼎岭,因顶峰如同一口倒扣之锅而名,海拔1926米 。它是佛教胜地,唐朝“会昌灭佛”时,全州湘山寺的无量寿佛全真法师在此坐禅修炼十二年之久 。覆釜(山)诸峰是指全州才湾镇境内的覆釜(山)诸峰到西延和兴安县接壤处的山地 。
全州西北山地“其中有夫夷水穿过群山,北入湘省汇入资水 。”(《全州县志》)穿过西北群山的夫夷水古称赤水,在清代嘉庆年间《全州志》的西延地图中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舜之所葬在“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 。全州九疑山就在古赤水今夫夷水的东面 。
古往今来,不少过往全州的墨客骚人曾写到全州西北山岭的九疑山 。

文章插图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二妃为舜帝在全州的殉情地
唐代柳宗元在全州《湘源二妃庙碑》中写到:“帝既野死,神亦不返,食于兹川,古有常典”,是说舜帝死在古湘源全州(注:全州古称湘源县, 湘江最上游过其境 。湘源,取湘江源头之义)九疑山的荒野,神魂没有回到故土,还在全州享受着供奉,古代的典籍和制度规定,在祭祀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二妃的同时,当地还在舜庙祭祀舜帝 。
唐代诗人张泌在全州歇息时写有《晚次湘源县》,诗云:“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高林带雨杨梅熟,曲岸笼云谢豹啼 。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 。湘南自古多离怨,莫动哀吟易惨悽 。”他在“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的诗句中着意凸显了全州湘源二妃庙和全州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这两个特写镜头,让读者再次回味那古老、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

文章插图
全州湘源二妃庙
明代“弘治十才子”之一的顾璘就任全州知州时,“前七子”首领李梦阳曾赠诗一首给他:“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 。君的人文地,相传是此州 。”李梦阳说全州是舜帝南巡留下舜迹之地 。
明代顾璘在《九日登柳山》云:“佳节登临感岁华,苍梧云影向秋赊 。高空独鹤翻风去,返照澄江抱郭斜 。南国音书催白雁,东篱归兴倚黄花 。衰迟自爱茱萸酒,瘴疠谁悲薏苡车 。”诗中的“苍梧云影”就是写他登上全州柳山远眺全州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与云影共长天一色 。
清代廉州府儒学教授(全州知州黄德星的长子)写有咏全州八景的诗,其中《华峰霁雾》一景的前两句云:“久闻清淑媲中州,更有名山据上游 。高峙九疑红日近,远吞三澨白云悠 。”(注:三澨是指罗水、灌江、湘江 。)他在诗中描述了雨后放晴,所看到的三江口云蒸霞蔚与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高高耸立,艳阳高照的景象 。
清代全州长乐乡(今才湾镇、绍水镇一带人)曹一湛写有《游覆釜山记》 。他在游记中写到在覆釜山顶纵目回顾,看到发端于大西江镇境内的九疑山向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咸水镇境内绵延,其景象是“渺焉无极,苍梧九疑,隐隐云际” 。
- 红叶石楠的品种 红叶石楠品种图片大全
- 十三条鱼的风水 18条鱼风水
- 小区东边有河风水好吗 楼房东边有河风水好吗
- 什么是孤寡之地 风水中的孤寡之地详解
- 风水座山是什么 中国最好风水的山是哪里
- 破财风水如何化解
- 家里种菊花对风水有影响吗 院里种菊花风水好吗
- 门套算不算门风水先生
- 杨树在风水中的作用是什么
- 曾仕强不开心的事 曾仕强风水讲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