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 后期是什么意思啊( 二 )


其次,从销售上来说,数字广告既不占土地也没有库存问题,制造业天天想破头的“柔性供应链”,在竞价广告系统里只是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事 。
所以流量成为了最大的商品,所有人都想“买量”,不能怪大家都不想做实业,投资人都不想投实体:卖什么能比卖流量更好呢?
一边拼命做流量,一边拼命卖流量,然后卖流量的钱又可以用来做流量,如此循环无限膨胀 。还有更好的商业模式吗?在今天看来这是常识,但到那个时候所以真正看明白这一点的人是少数 。而看明白还有决心有能力all in的,北张南马,都做出了万亿公司 。
至此,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终于诞生了:互联网模式 。
这种模式带来了什么变化呢?一般人都会说颠覆了传统行业啊,改变了生活啊,但是笔者觉得,根本的改变是两点 。
第一个变化是人的数据化,且人可以被明确定价 。在很多老牌奢侈品的记录里,一个新创品牌想给某家贵族卖东西,需要察言观色很多年,从开一个店,到找一个名流背书,都要花费很多隐性成本 。
但电商的出现使得这一切变得很简单,你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海量的信息,与其以前要面对每一个客户的林林总总,现在的各种指标,CAC,LTV,都是可计算的 。这不仅是对销售渠道的颠覆,而且是整个销售的逻辑都改变了 。
这个变化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对“量”的关注愈发超过“质” 。第一个把traffic翻译成“流量”的人是天才,流量流量,没有人说流质,因为在这种模式下,首先必须有量才有价值 。广告需要的是覆盖率,是漏斗,没有量,流量就没有意义,所以互联网容不下小而美 。
这个对品牌的影响是什么呢?这个后面再说 。
这样一想,流量真是产品届的yyds,LV卖包到极致,也得下重金搞自己的自媒体,苹果卖手机到极致,也得开卖自家广告 。所以流量真的是商业模式中的王者了吗?
这个模式确实很香,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没有缺陷的,这个模式也有一些本质的问题 。
首先,没有谁是可以永久控制流量的 。流量的核心是活跃度,是留存率,所以要一直维护 。
互联网学家们总结了很多道理,比如网络效应啊切换成本啊等等,但归根到底没有谁的流量是永远带不走的 。就连fb这种已经在社交这种黄金赛道上的绝对王者,也会感到很大压力,不得不all in meta 。
内容、电商、本地生活,更是买量大户,所以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互为大客户的关系,你就算流量再大也不能不买别人的,所以互联网几乎全是风声鹤唳,随时要担心自己地位不保 。
其次,因为人只是数据,而且这个数据量太大,所以几乎无法细分到每个个体去观察,一切都是大数法则 。
比如对于一家社区小面包店,常客就那么些人,如果一两个客人不再买了,对于小店也会是很大的冲击,但对于一个日活过亿的平台,一天卸载个几千个人根本无人发觉,所以这种缓慢发生的变化往往让人后知后觉,巨头也都不是一天之内倒下的 。
而最重要的,正如所有的商业模式一样,流量作为一种产品,最好的盈利模式就是提高利润,而提高流量的利润,就是流量价格一路走高 。所以所有人都在抱怨流量价格上涨,都在寻找所谓流量洼地 。
但是很神奇的一点是,在买衣服买食物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是在流量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花钱的人都天然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量,没有什么产品在性价比这个维度上比流量的竞争更激烈了 。所以这个模式香是真香,但累也是真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