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

红斑狼疮能治愈吗(一文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是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的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临床特点 , 如不及时治疗 , 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 。SLE可引起一系列症状 , 包括疼痛、皮疹、疲劳、关节肿胀和发烧 。
SLE作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病因与自身遗传、身体激素、所处环境因素等相关 ,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降低了人体的免疫耐受性 , 导致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 。

一文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红斑狼疮治疗原则是什么
红斑狼疮是一个疾病谱很广的疾病 , 它的异质性很强 , 治疗方案也不相同 。临床上在给一个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之前 , 需要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以及它的危害程度和它的预后 。
【一文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总的来说 , 治疗原则是:
早诊断、早治疗 , 最大程度延缓疾病进展 , 降低器官损伤 。
以药物治疗为主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目前SLE的治疗仍是以药物为主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SLE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疟药、及生物制剂等 。
用药叠加顺序遵循SLE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器官损伤情况 , 一般以抗疟药和糖皮质激素作为基础用药 。
随后根据病情活动和基础药物使用反应 , 再考虑是否联合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
除药物治疗外 , 针对重度或难治性SLE患者 , 也会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疗法;针对合并感染或难治性SLE , 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激素是治疗SLE的基础用药;应根据疾病活动及受累器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激素治疗方案 , 应采用控制疾病所需的最低剂量 。临床医师需密切关注SLE患者的疾病活动 , 并根据疾病活动度(轻度活动、中度活动、重度活动、狼疮危象的SLE患者)来调整激素用量 , 对病情长期稳定的患者 , 可考虑逐渐减停激素 。
对无禁忌的SLE患者 , 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服用羟氯喹的患者 , 建议对其进行眼部相关风险评估:高风险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 1次眼科检查 , 低风险的患者建议服药第5年起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 。
对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不佳的 SLE 患者 , 或无法将激素的剂量调整至相对安全剂量以下的患者 , 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伴有脏器受累者 , 建议初始治疗时即加用免疫抑制剂 。
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复发的 SLE 患者 , 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
对重度或难治性SLE患者 , 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辅助治疗;难治性或合并感染的 SLE患者 , 可考虑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
正确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 目前还不能治愈 。但随着早期诊断方法的增多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 SLE预后已明显改善 。
研究显示 , SLE患者5年生存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0%~60%升高至90年代的超过90% , 这意味着 , SLE已由既往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