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哲学史上重要的知行方法论
三:孔孟儒学到宋之理学大大偏离了原始儒学之朴素,王阳明心学有所回归 。
四:王阳明心学楺合了释家、道家之精华,为中华文化史上一棵璀璨明珠 。
五:做学问,宜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不宜突出一点,不计其余 。
六:古语说“德才全尽是为圣人”,王阳明当之无愧是中华圣人 。
历史是面镜子,谏官魏徵就为唐太宗作过周密的描述,这是不存疑的真理 。
南大的在读博士阿纯先生,对史中镜像的王阳明,细述备矣,不敢狗尾续貂,但铜中的虚像毕竟有历史的事实依据,否则,怎么会持续几百年,代代有官、学、民评论?
举凡反复议论的历史人物,又符合古人推崇备致的三不朽标准,会不会拿到今天来隐喻点事,实在不便妄测,而脱离了当时的标准,这事就不好说,就说立德、立功、立言,也只是定性,无从定量 。
明以降多少人口,几多学者文人,以今天十四人口之巨,接受过大学教育也是煌煌数亿,这个今人的概念是多少,持过评者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因此,高估的事,可能只是圈子里,议论的议题而已 。
感谢提问者,提出这么好的问题 。我通读了一下其他答题者,对此问题的回答 。各有千秋,各有侧重 。但有个最关键的字没有解答 。那是“高估”一词 。所谓高估是过高的评价,名不副其实,甚至把王阳明神化的意思 。事实上,仔细考虑此问题,题者不是想知道王阳明的思想是什么,而是想知道当今“国学热”下,阳明学为何如此火热,这种文化现象后背又存在什么的社会心理 。接下,我结合自己一些关于阳明学研究,略说一二 。
2019年在阳明洞与学者合影
古人评价一个人,主要从立德、立言、立功三个方面进行 。这又被人诚之为“三不朽” 。历史上,能被世人成为“三不朽”的人物,除了至圣先师孔子之外,那就是王阳明了 。当然,还有人把曾国藩归结于此,但他顶多算个半,还不能算真正的“三不朽”,因为曾国藩他上位靠权谋之术,而且他曾经为“戒色”想了很多办法 。从这两件上,他在“立德“方面就远不够了 。回到王阳明评价这个话题 。为什么说王阳明”三不朽“呢?在德行方面,他敢于仗义执言,充满正义感,不阿权贵 。阳明所处的明代,已经是宦官当道,朝廷被刘瑾宦官集团把控,这个集团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最重要的是只要有朝廷命官上书弹劾他们,他们便以各种理由赶尽杀绝 。当时,言官戴铣上书弹劾宦官破坏朝政而被刘瑾设计陷害,并打入大牢 。王阳明听闻此事,便上疏皇帝,他在奏疏上陈述了言官之责,为他请命的同时,也给皇帝提出意见 。虽染其辞诚恳意切,但仍然未打动皇帝,反而被刘瑾陷害而被打了40大板,流放到了贵州龙场 。从这件事上说,他在“立德”方面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立言,更不用说了,其《传习录》流传至今,仍是他哲学、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 。此外,由吴光等人编的《王阳明全集》更是其“立言”的重要代表 。立功方面,平定广西内乱,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剿灭南赣盗贼,用孝道感化少数民族头领归服,等等 。因此,将王阳明评为“三不朽”是有理有据的 。
现在,摘录几个,我读书时,看到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
康有为: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 。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 。
梁启超:阳明先生,百世之师,去今未远,而谱传存世者,孰不足以餍吾侪望 。
- 认定酒驾是不是必须要当场认定
- 车贴了膜被撞了对方该赔偿吗
- 员工加班是不是有时间限制
- 姓陈和姓陈是不是不能结婚 姓陈和姓陈可以结婚吗
- 发菜是不是蕨类植物 发菜为什么不算植物
-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推到受伤了可以报警吗
- 国有土地上自建房补偿呢
- 人寿和人保是不是一个保险公司
- 微信被拉黑怎么再加回来 微信被拉黑怎么加回来
- 红旗h5倒车灯是不是一边亮 红旗h5倒车灯有几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