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
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 。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其言既详尽矣,又因缘际会以功业显 。终明之世,驯至于昭代,常为学者宗师 。
康粱是评价王阳明本人,张严是评价阳明思想 。前者是说阳明“言心学必能任事” 。这话一点也不假 。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强调“心即理”,而“理”又是要在“事上磨练” 。所以,由“心即理”可以导向“知行合一” 。但有人说,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思想是模仿了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 。陆王心学思想,确定也是“发明本心”,强调心的顿悟,与禅宗有相似之处 。这并不代表陆王心学思想就是抄袭,因为“学术也,乃天下公器” 。二者虽有雷同,但它们各自体悟的内容、生命、境界却是有差异的 。正如程颐所言:“吾学虽有所受,但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哲学家的思想都存在共同之处,但不代表它们抄袭 。而所谓抄袭,也是后世的评价而言,这种评价根本未深入思想家本身的思想 。后者,肯定了王阳明“良知”说的思想贡献 。但事实上,良知真是阳明的发明吗?非也,他只不过是继承了孟子的“不学而能,良能也;不虑而知,良知也”的观点,进一步提炼出“良知”,从而将自己平生所学用”良知“概括 。阳明说:“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 。”阳明的这句话道出了自己“良知”说创立的多少心酸,尤其是被贬贵州,在居夷处困的情况,领悟“圣人之道,吴性自足” 。由此,我们可以说,良知说是阳明在龙场悟道的终极思想产物 。这是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 。
2019年拍摄王阳明
通过从“三不朽”以及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我觉得这些评价都非常中肯,为我们展现了活泼泼的“王阳明”、有血有肉的王阳明、能食人间烟火的王阳明 。然而,市面上常常出“五百前一个王明阳”,各种神化阳明,把超能力集他一身,就如同孙一样本领超强,能腾云驾雾,会72变 。其实,他们之所以神化王阳明,是因为在当前“阳明学”蓬勃兴盛的背景下可以大肆捞金,而忘却了王阳明也不过是生活在古代的人 。背后经济利益的驱动,王阳明被人利用,被人塑造,已然是超前的高估了王阳明 。因此,在我看来,评价王阳明,一定要站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他的人生经历出发,客观合理的评价他,而不是带有自身目的过分拔高王阳明,以这样的噱头来赚取钱财,这样只会扭曲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谢邀!
阳明先生是否被高估了?一定没有,不但没有,而且大多数人不了解阳明心学对于我们整个哲学体系发展的拖动作用 。
我们整个哲学是从庄老发起的,但大家都知道这两人的弟子都是不入世的,无法和世俗融合 。所以一段时间内思想体系都没有太大的发展,直到佛教的心学传入 。
佛教就不多说了,但在佛教里面有一支大乘教义“维摩诘经”主“不二法门”修行 。随着达摩东传,传到六祖慧能,慧能以“不二法门”入道,结合我们传统心学而入圣 。所以在我们哲学里面这是除了庄老孔外,唯一推动了我们哲学向前一大步的 。
再之后就是阳明先生了,先来说下阳明先生主张的“知行合一”,知为行之体,行为知之用 。这是把哲学向世俗推了一步,让大家都把心之力来主宰肉体去改变自己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上面我们讲的六祖坛经里面主张修行的定慧法,说“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是一脉相承的,但又向前推进了心力的作用 。
- 认定酒驾是不是必须要当场认定
- 车贴了膜被撞了对方该赔偿吗
- 员工加班是不是有时间限制
- 姓陈和姓陈是不是不能结婚 姓陈和姓陈可以结婚吗
- 发菜是不是蕨类植物 发菜为什么不算植物
-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推到受伤了可以报警吗
- 国有土地上自建房补偿呢
- 人寿和人保是不是一个保险公司
- 微信被拉黑怎么再加回来 微信被拉黑怎么加回来
- 红旗h5倒车灯是不是一边亮 红旗h5倒车灯有几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