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十二个月成长口诀的时间怎么写婴儿发育1-12个月发育标准
1月
满月时 , 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
发育指标: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
2月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
发育指标: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
3月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
发育指标: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
4月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
发育指标: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
5月
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 。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 。
发育指标: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
6月
满六个月时 , 男婴体重达5.9~9.8千克,身长62.4~73.2厘米,女婴体重5.5~9.0千克 , 身长60.6~71.2厘米 。头围44厘米,出牙两颗 。
发育指标: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
7月
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婴体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 。牙齿2~4颗 。
发育指标:会坐 , 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
8月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 。女婴体重达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
发育指标: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
9月
满九个月时 , 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 。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 , 身长65.0~75.9厘米 。牙齿2~4颗 。
发育指标:扶物站立 , 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
10月
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 。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 。出4~6颗 。
发育指标: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
11月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 。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 。出4~6颗 。
发育指标: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
12月
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 。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 。出牙6-8颗 。
发育指标: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
婴幼儿断奶的最佳时间段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妈而言 , 什么时候断奶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母乳是宝宝婴幼儿时期最完美的食材 , 是高端配方奶粉争相模仿的对象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母乳到了一定阶段就没有营养了 , 此时宝妈就需要给宝宝断奶 , 不然就会妨碍孩子的营养吸收,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前段时间宝妈莹莹因为跟宝宝断奶的事儿和婆婆闹的有些不愉快 。休完产假的莹莹马上就要回公司上班了,想到给宝宝喂母乳的事儿,她有些为难 。“宝宝还在喝母乳,看来我上班后只能背奶了 。”
婆婆听后便很自然的说道 , “你不背奶也可以,我就给孩子喂奶粉,反正母乳到六个月了,也没啥营养,你大可不必那么宝贝着!” 虽然婆婆说这话的初衷是心疼莹莹来回背奶辛苦,可是莹莹听了后心里却不是滋味 。
“谁说母乳没有营养了?母乳可是宝宝最好的食材呢 , 比奶粉有营养的多!”莹莹一时没忍住便直接回怼了婆婆 。婆婆听后也不甘示弱的回应道, “你们年轻人没经验,过了六个月后母乳确实是不如奶粉了!不然奶粉也不能卖到好几百块钱一罐了!”
显然,婆婆的说法并不能够说服莹莹,但是眼见着两个人有些闹得不愉快,莹莹便只好不再说话,但是她心里打定了给孩子背奶的主意 。
不过虽然说莹莹相信母乳很有营养, 但是究竟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 , 这确实也让莹莹十分纠结 。有的朋友说应该满周岁断奶,有的朋友说满两周岁可以断奶 , 对于朋友这些经验之谈,莹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宝宝满六个月的时候可以增加辅食了,于是这时候有的人会认为母乳没有营养了,但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母乳的营养仍然是宝宝日常营养补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宝宝在此时对于辅食还处于逐渐接受的阶段,如果贸然断母乳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宝宝接受不良 。
有的宝妈会选择在宝宝满周岁的时候断奶 , 因为这时候宝妈的母乳已经不够充足,不能够满足宝宝的日常需求,而且回归职场后,断奶也让宝妈更加轻松一些 。不过虽然说满周岁时给宝宝断奶会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并不是说宝宝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断奶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在前六个月时,最佳的喂养方式便是纯母乳喂养,等到宝宝六个月后,母乳喂养最好能够坚持到两周岁甚至是更长时间 。其他的权威组织也有过类似的建议 , 母乳喂养的地位在添加辅食后仍然十分重要 。所以如果宝妈奶水充足的话,可以尽量的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 所以最佳的断奶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和喂养条件以及宝妈奶水充足都有关系 。
有的宝妈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非常接近,宝妈们希望能够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帮助宝宝断奶 , 而事实上给宝宝断奶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宝妈们需要提前1到2个月做好准备 ,逐渐减轻宝宝对于母乳的依赖 , 教会宝宝使用奶瓶等,这样才能够为断奶的目标实现做好铺垫 。
在给孩子断奶时,也不建议母婴分离,因为本身宝宝在断奶后就会有焦虑感产生,如果此时还要强迫母婴分离的话 , 那么孩子内心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将会是非常大的 , 这很容易影响到宝宝的 健康,甚至导致断奶失败 。
给宝宝断奶时,宝妈可以逐渐地延长喂奶时间间隔 , 从断夜奶开始,慢慢降低喂奶频率 。在宝宝入睡前可以为其准备一些比较饱腹的辅食 , 这样宝宝吃饱了也就能够睡整觉了,对于母乳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了,在宝宝能够睡整觉后断奶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
总之,母乳的营养对于宝宝成长发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母乳没营养这一说 。即便在宝宝添加辅食后 , 他们 , 每天仍然需要一定量的奶源补充,而母乳仍然是最佳的奶源提供 。不过如果宝妈母乳较少的话,也可以借助奶粉的辅助,毕竟营养充足均衡才更有利于宝宝发育 。
背奶妈妈怎样正确背奶一、背奶准备篇
1、(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巧妙的选择产假结束上班的时间
经验总结:我想每一个背奶妈妈对第一天上班的情景都不会忘记吧,第一天上班感觉时间过得真慢,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宝宝,不知道宝宝在家乖不乖?。坑忻挥泻煤贸阅贪 。克跏蹦植荒帜兀柯杪璨辉谏肀叩氖焙蛴忻挥械酱φ衣杪枘兀孔苤?,第一天上班真的恨不得去辞职,如果这样的日子连续上好几天,对妈妈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对宝宝来说又是一个考验,而且刚刚开始背奶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所以建议休假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选择一个上1、2天班就休息的日子休假哦,这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背奶不顺也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好好调整一下 。
我的经历:我是休假前算好了上班时间是周四,当时想如果是剖腹产的话,加假15天,也是周五上班,这样上一两天就可以双休(事实是悲催的顺转剖,上班时是周五) 。当时倒还不知道母乳喂养帮,当然了也不知道“背奶”一词,只是单纯的想休假这么久上班不太习惯呢,而且带宝宝几个月了一下上班宝宝肯定也会不适应,这样的安排可以给我和宝宝一个适应的过程 。然后来到了母乳喂养帮 , 学习了相关知识,决定背奶后,才发现这样的休假安排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必要 。虽然上班前已经学习了挤奶 , 也模拟过背奶的日子 。但是真正上班的第一天由于一些事情,挤奶不及时 , 可能也比较紧张挤的也不干净,晚上下班回家就感觉不对劲了,RF涨涨的有奶结了,怎么都揉不开,晚上又努力让宝宝加油吸,第二天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还出现小白点了,疼的不行,抱娃都不能抱 。整整花了周六一上午时间又是揉,又是热水敷 , 又是让宝宝帮忙吸,后来干脆洗了个热水澡,奶结基本差不多了,最后千辛万苦的找到了小白点,挑破了,使劲挤,让宝吸,终于恢复正常了 。当时真的很庆幸第二天休息 , 如果还要接着上班的话我真的无法想象将会怎样 。
2、学习母乳喂养帮相关的背奶贴和挤奶贴
经验总结:要想背奶顺利,一定要提前学习大本营的背奶贴和挤奶贴哦 。这些精华帖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强大 。通过学习 , 你会知道背奶所需的装备、背奶的技巧、挤奶的方法和背奶注意事项 , 只有自己真正了解了大量的背奶经验后才会让你的背奶进行的更加顺利,这比背奶时遇事才过来发帖寻求帮助要好很多哦 。
我的经历:我是追奶时才找到母乳喂养帮的,在这知道了“背奶”一词,也决定了做一个背奶妈妈,于是在满月后追奶成功了,便开始学习相关的背奶挤奶帖子,认认真真看完了所有的背奶挤奶精华帖和回复,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也看大家平时发的关于背奶的帖子 。事实证明,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我日后的顺利背奶真的很有帮助哦,至少对于背奶心里有底了,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不得不感叹 , 知识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啊 。
3、准备好背奶装备
经验总结:(通过母乳喂养帮的学习和亲身实践总结如下)对于挤奶工具:个人觉得如果想要经济型的,可以学习奶阵刺激法用自己的双手挤奶 。手挤奶好处是多多的,方便、快捷 , 挤的干净,不伤RT,不会存在忘记带的情况 , 也不需要消毒一堆吸奶器,只要有个私密空间,洗净双手就可以开工 , 缺点嘛:就是需要学习奶阵刺激法,是一个标准的技术活 , 学习要有耐心,要进行实践,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敏感点(我觉得这些好像也不是什么缺点哈),还有就是可能会有点手累和胳膊酸,不过我一直手挤至今没觉得累哦 。不会手挤的也可以选择吸奶器,有手动和电动的,如果从经济考虑的话,手动的便宜很多 。如果不考虑经济问题,想要简单又省事又方便的,可以选择电动双边带刺激奶阵的那种,大家普通反映效率很高;存奶工具:背奶需要买专门的母乳储存瓶,就是瓶身+密封盖的,可以很好的进行密封,卸下密封盖还可以直接换上奶嘴就能喂宝宝 。数量,觉得3个比较合适 。容器大小,依据个人产量和实际情况而定哦 , 注意的是,标注的刻度线上面一般都会还有一点空间,就像我买的150刻度的,实际装满了可以有190左右哦 。此外,除了正常背奶以外建议再备一些母乳储存袋,冷冻母乳的时候使用 。运输工具:一定要选择保温效果好的 , 建议买母乳专门的冰包,内配两块波浪蓝冰 。在这儿想说的是 , 个人觉得冰袋不如蓝冰好,直板蓝冰也不如波浪蓝冰效果好,波浪型的蓝冰正好可以夹住储奶瓶 , 保温效果很好 。
我的情况:我是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准备背奶装备的 , 我的装备还是比较经济实用的,呵呵 。挤奶工具:自己的双爪;存奶工具:购买了4个150毫升的存储奶瓶,此外还购买了存储袋若干;运输工具:1个冰包+2块波浪蓝冰 。
4、提前学习挤奶(或吸奶),打破平衡的同时也储存了备用冻奶
经验总结:一定要提前学习挤奶(或吸奶),如果选择手挤一定要学习奶阵刺激法,没有刺激出奶阵的话是很难挤的 , 而且可能会挤的RF疼,手累胳膊酸的,手挤奶是一项技术活,想要完成好,也需要一个熟练工,所以要提前练习 。如果选择吸奶器的话 , 也是需要提前练习的,需要有个磨合过程的 。挤的奶可以倒入母乳存储袋放冰箱冷冻 。提前学习挤奶除了有个适应过程外,还有两个好处:就是打破平衡(虽然说RF平衡是最佳状态,但是我觉得对于背奶妈妈来说 , 平衡的状态还是会不踏实的,也比较难刺激奶阵挤奶,稍微打破一点平衡对于背奶妈妈来说也挺好的),同时也储存了冻奶,以后不时之需的时候备用 。
我的经历:我是提前一个月开始正式挤奶存奶的,事实证明越挤越顺手,越挤越熟练,当然我也不是每天都挤,只是适当的学习挤奶、存奶,我觉得备用奶不需要太多,有一些就好了,而且也不想太多的打破平衡 。奶水真的是越挤越多的,一直都认为奶水太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哦,只要宝宝够吃就行了 。
5、提前给宝宝试吃冻奶
经验总结:建议提前让宝宝试吃下奶瓶和冻奶,很多宝宝不吃奶瓶,这一点我倒一点经验都没有,我们宝宝是完全不混淆的,他什么都吃,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当初追奶时候一会儿吃奶瓶一会儿亲喂的原因致使宝宝完全不混淆的吗 。真的搞不懂,不过大本营有很多关于如何教宝宝接受奶瓶的帖子 , 如果有需要可以前去看看哈 。至于冻奶,也要试吃一下,不要辛苦挤了那么久最后宝宝一口不吃那就太可惜了,冻奶味道不***鲜奶好,比较腥,如果宝宝是因为味道腥而拒吃,不妨可以试试看加热温度高一点,高温加热会减少冻奶腥味,虽说高温会破坏母乳营养成分,但毕竟破坏的只是抗体和部分活性成分,总体来说营养还是高于奶粉的,也是安全、放心的奶 。
我的经历:也许是我一直就很相信自己、相信宝宝吧(就像当初追奶一样,虽然还是纯奶粉呢,但我一直相信自己相信宝宝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纯母乳的 。事实也是实现了,呵呵) 。我是上班前一天才开始给宝宝试吃奶瓶和冻奶的,发现宝宝很好的就接受了 。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提前给宝宝试吃一下哦 。如果有问题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想办法解决 。
二、背奶进行时
1、尽量寻找安静、舒适的地方挤奶
经验总结:挤奶环境不一定要多豪华、多大,也不需要有利的设备,但是尽可能要安静哦 。安静、舒适的挤奶环境可以让你放松心情,而心情放松有利于产奶哦 。我有同事挤奶天天跟打游击战一样,没固定地方,经常拎着奶包到处找地,常常跟我说,挤奶像打仗,总感觉偷偷摸摸的,超级紧张,担心有人敲门,每次都会挤一身汗,越着急越挤不出 。所以说安静的环境可以让你放松心情有利于挤奶 。哪怕是卫生间,只要够安静卫生有人定时打扫我觉得也不错哦 。记得去年公司搞年终晚会,是在市电视台进行的 。持续时间较长,我需要挤奶,所以我带上了背奶包 , 选择了一个方便进出的位置坐下,中途跑到卫生间挤奶,条件不是太好,没桌没椅没坐式便池 。我就将奶包挂在门壁挂钩上,手拿奶瓶,站着完成了挤奶,虽然条件不好,但相对安静、卫生 , 挤奶非常顺利 。
我的挤奶环境:是一间不大的资料室,里面除了文件柜和各类资料,其他什么都没有 , 没有桌子、没有椅子,也没有空调、冰箱,但是相对安静 , 平时进出人员较少,我就打开一个文件柜放好挤奶设备,再搬个椅子就可以开工,有人往里面临时放东西,我担心随时要过来取 , 万一正在挤奶不方便,也会担心而紧张,总是对他们说,因为保密工作的要求这间房平时会锁你们放东西万一想取的时候我不在你们不方便,所以没人往里面放东西,我挤奶也就放心多了,其实从来不锁,只是我在里面挤奶是会反锁,但是因为资料室正对着领导办公室,所以每次进去我都觉得像做了亏心事一样的躲躲藏藏 。好在都是男领导男同事,大家好像也都知道,但是从来不说不问,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呵呵 。有时候正在挤奶听见敲门声,他们要拿资料,我说稍等,准备去开门 , 会听到外面同事说:哦 , 没事 , 你先忙,我不急,一会儿再来 。有时候下班去拿背奶包,同事也会说,不容易啊,天天大包小包的 , 其实也挺感谢领导同事的理解和支持的 。因为没有空调,去年大冬天和今年大热天挤奶可真是受罪啊,因为不是那种方便挤奶的内衣,冬天露着肚皮挤奶,挤完后肚皮冰凉,后来想了办法用小围巾或者小毛巾裹着肚肚挤奶 , 就好多了 。大热天挤奶满头大汗我可以忍受,可是RF都是汗,手挤太滑,根本没法挤,又想了个办法天天挤奶带块喂奶巾 , 边挤边擦RF上面的汗,也好多了 。虽然挤奶环境不好,但是通过各种想办法还是基本解决了,相对也算安静 。所以说,遇事不要抱怨,不要跟别人对比,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去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哦 。
2、合理安排挤奶时间,定时挤奶
经验总结: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挤奶时间,要定时挤,不要以为涨了才有奶才需要去挤 , 就算RF软软的,也是一样有奶的,但是需要刺激奶阵,如何有效刺激奶阵:
首先,如果你觉得自己奶不够了 , 刺激不出奶阵,怎么都刺激不出,那好吧,别着急了 。反正着急也没奶,那不如不要着急,不着急了干什么呢?放松?。。?
把手边的东西事情全部都放下去,放松?。。?
衣服脱了,脑子里安静下来,想BB就好了,别的都别想 , 想BB吃奶的样子 , 想他笑啊哭的样子
然后洗干净双手,两手同时上阵,轻轻触摸小左小右乳头
轻轻的,温柔的,慢慢的刺激,不着急,不赶时间,铁了心的刺激!
(最好挤奶前喝一大杯温水)
然后,
奶阵来是两边一起的,我一般是这样操作:准备纸巾 , 奶阵来的时候,用拿奶瓶的那只手的胳膊(一般是左胳膊拿奶瓶接右边咪咪右手挤奶 , 或者右胳膊拿奶瓶接左边咪咪左手挤奶)
用纸巾各自胳膊和咪咪头中间,咪咪头折一下 。
原因是:咪咪头折一下,可以防止漏奶很多,少漏些;纸巾可以把溢出来的奶水直接吸收;胳膊抵住纸巾和咪咪头,相当于是按压住 。
为什么用纸巾,因为我懒得洗手绢(应该自带手绢会比纸巾好一点) 。刚刚开始背奶建议3-4小时挤奶一次,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如果想要减少奶量可以慢慢的延长挤奶间隔时间,减少挤奶频次 。
我的时间安排:早上7点喂完宝宝去上班 , 晚上6点到家 。刚刚开始挤奶我是一天3次,10点、1点半、4点半 。每天白天给宝宝留3大瓶备1小瓶(小瓶是在家亲喂之后挤的,不在乎量多量少) , 上班半个月后宝宝夜奶只吃一次了 , 白天第3次挤奶我就不在乎量,宝宝纯母乳6个月 , 之后添加辅食,但仍然母乳为主 , 半岁后宝宝竟然不要吃夜奶了,之后我就每天挤奶2-3次 , 总之1岁之内每天都是保证3大瓶备1小瓶,白天背的奶不够这么多的话就利用晚上起来挤 。一岁后至今每天挤奶1-2次,每天保证2大瓶备1小瓶,然后慢慢增加辅食量 。
3、在家是保持亲喂和勤喂
我的经历和经验是:背奶妈妈在家一定要保持亲喂和勤喂,以保证奶量 , 因为不管手挤还是吸奶器吸都没有宝宝牌吸奶器吸的干净 , 一般周六周日在家休息的时候我会减少宝宝辅食量 , 增加亲喂频次 。周五挤的奶可以周一给宝宝吃 , 周六周日在家稍微休息一下全亲喂,无需挤奶(周五挤的奶回来放到冰箱冷冻 , 周一给宝宝吃 , 也有妈妈说直接放冷藏3天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没有试过,我都是周五少挤一点,周六也给宝宝吃掉,然后周六和周日晚上再挤奶留给宝宝周一吃) 。
4、背奶期间饮食问题
我的经历和经验是:背奶期间一直跟正常人一样饮食,没有吃的特别好,荤素搭配什么都吃,饮食总体偏清淡,量也没有刻意多吃,只是平时额外多喝热水而已 。我有很多同事都是因为背奶每天都吃很多很多 , 其他人也都说,你们要喂奶呢一定要多吃,这样才会有奶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的例子足以说明只要饮食均衡,多补充水分,会运用正确的挤奶方法 , 不额外多吃一样可以正常产奶哦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挤奶可能会容易饿,如果多吃不容易胖的话可以多吃 , 如果一吃就容易胖的,可以适当的稍微多吃一点点,饿了可以多喝水一样能产奶 。只要不因为要给宝宝喂奶而拼命吃,把自己养一身肥肉就好啦 。
5、背奶加热问题
建议背奶妈妈使用温奶器进行加热,方便省事 , 可以精确控制温度,我是使用的小白熊普通热奶器,几十块钱 , 买之前,妈妈总说不要买了,就用杯子里面放热水进行加热吧 。不过我没有同意,妈妈说的方法虽然可以操作 , 但是很不方便,主要是温度很难控,温度高了会破坏母乳营养成分,温度低了凉的喝了可能会拉肚子,而且还要一直看着,为了妈妈省事,还是毫不犹豫的买好了 , 上班前也教会了妈妈,其实很简单的 。我每天都检查好温度(40度),里面放好水,加热时妈妈只要插上电源,放进去奶瓶,热一会儿摇一摇,摇2-3次(确保加热均匀),十几分钟就可以喝了 。有的妈妈可能觉得时间太长了,其实有快速加热法,就是调高温度(70度)热两分钟,之后调到40度,前后共需5分钟就可以吃了,我是防止妈妈加热会忘记了,我偶尔自己操作的时候也这样慢动作操作,让宝宝也适应这等待的时间,让妈妈也习惯了这种加热法 。一直觉得妈妈带宝宝很不容易,很多新鲜东西都不懂又不认识字,如果操作复杂的话教多了也不一定能记得住 , 所以任何事情我都尽可能的为妈妈考虑,尽可能做好傻瓜型的操作给妈妈使用 。
6、背奶其他注意事项
我的感觉是:背奶期间奶量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不要纠结,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放松心情,好的心情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还要有充足的睡眠,多喝热汤热水以及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哦
三、背奶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或建议)
1、提前准备冻奶,备多少合适呢?
虽说我顺利背奶了那么久,但是我准备的背奶始终都是有限的,也不是太多,也就20袋左右 , 每袋60-120毫升不等 。个人觉得如果想要背奶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就不需要备太多的冻奶,平时只要方法得当,坚持背奶,是可以供需平衡的,完全不需要吃奶冻的,准备冻奶只是不时之需备用而已,如果一直依靠冻奶 , 你每天都会供不应求,就算之前存有再多的冻奶也总有消耗完的一天,虽然建议纯母乳6个月 , 之后可以添加辅食,但是1岁之内仍然是以母乳为主的,不需要减少奶量的 。除非就是上班时宝宝已经快1岁了,可以多存冻奶,然后每天背奶不够可以慢慢消耗掉 。当然了,如果因客观原因,特殊工作实在太忙 , 无法保证每天的正常挤奶或者对自己背奶严重没有信心的话,多存点冻奶每天消耗点,倒是可以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 。这就因人而异了,看个人选择了 。
2、每日的背奶量和宝宝的日消耗量不平衡怎么办?
如果在家亲喂是完全够宝宝吃的,而背奶却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 只有两个原因,要么就是过渡喂养或者背的奶被浪费掉了,要么就是背的奶少了 。这时,首先要及时了解宝宝吃的情况 , 如果因一次吃不完时间隔久了不能吃而浪费掉了,可以每次少量的热,少量的吃,减少浪费 , 给宝宝少吃多餐 , 此外可以根据宝宝的大小便量与之前的对比来判断是否被过度喂养了,如果过度了就适当的控制一下;如果确实是因为背的奶少了,要好好学习奶阵刺激法,刺激出奶阵再挤奶,从我身边好多背奶同事的情况来看很多人都说越背越少,并不是奶少了,而是不会挤奶,每次都挤不干净,明明有奶就是挤不出来,而且挤的还很疼,其实只要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并不需要追奶的 。如果在确保挤奶方法得当而真的产量少,可以适当的再追追奶哦 。
3、背的奶宝宝不够吃怎么办?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没能按时挤奶或者奶量有所下降而导致背的奶不够吃,首先用备用冻奶补充,提前一天晚上从冷冻拿出来放到冷藏室,第二天解冻后正常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解冻后的奶建议在24小时内吃完 , 如果吃不完也不可以再放回冷冻的 。然后还要注意及时解决奶不够吃的根本原因 , 要不然连续几天下来,就会越来越少 , 每天都要依赖冻奶了 , 那么背奶之路就要受阻了 。
4、背奶期间因为生气或者误吃了回奶食物奶量真的会大减吗?
哺乳期间心情很重要,如果生气了会影响到奶量,但是不会太明显,只要注意及时的调整,很快就可以恢复的;至于所谓的回奶食物,我觉得没有那么邪乎,喂奶3个月之后只要不改变吸奶(或挤奶)频次,就算吃了那些食物对奶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倒是心理作用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心理暗示很重要,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纠结,整天处于各种担心中那才真的会影响奶量的,反正我至今是除了麦芽以外各种所谓的回奶食物都吃过,而且有的还天天吃,我有良好的心态,饮食均衡,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哺乳期特殊人物对待 , 所以吃之前从来不考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事实证明吃什么都没有影响 。
5、背奶期间奶量下降,怎么办?如何追奶?
背奶期间奶量下降要及时发现,可以及时追奶 。虽然说大月龄宝宝的妈妈追奶不太容易,但追奶也是可以成功的 , 这时候追奶的关键还是让宝宝多吸 , 妈妈多挤,增加吸奶(挤奶)频次 , 与此同时再配合一点其他方法,如:多喝水、多休息、多吃下奶食物,减少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连续坚持几日,是完全可以追回来的 。我因为一些原因,在宝宝1岁时候奶量大减过一次,通过努力,再次追奶成功了
六个月孩子可以让奶奶带着吗如果是必须去上班的话,六个月的孩子奶奶带的是可以的,这个自己做好准备,到底是母乳还是奶粉?母乳的话就需要背奶了
【6个月背奶是什么意思,宝宝十二个月成长口诀的时间怎么写】
- 江户町怎么念,日本中的町是什么意思
- 蜻蜓点水是什么动物,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什么意思
- 冬至节要吃什么,冬至节应该吃什么含义是什么
- 上报汇总和反写监控是什么意思,上报汇总和清卡是什么意思
- 玄奘西行写的书叫什么,唐僧取经的经书是什么材质
- 火鸟是什么鸟,火鸟象征着什么意思
- 大冬小冬是什么意思,大冬小年是什么意思
- 智慧云网是什么意思,智慧云人人通在哪里疫情打卡
- 有机菜是什么菜,有机菜是什么意思
- 圣诞老人骑的是什么鹿,圣诞老人的九只驯鹿叫什么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