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二河交汇处风水 二水汇聚的风水( 四 )


《葬经》所载“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可见水是作为风水理论在村落择址中重要的参考条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财源”的象征,“水环流则气脉凝聚” 。
风水学理论主张观察水流的来龙去脉,“水口”也是古代村落空间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所谓“水口”,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因此,风水中对水之入口要求并不严格,有“滚滚财源”即可,但对于水的出口却有极高的要求,必须水口关锁,不让财源流失 。所以后人对出水口的重视也使得“水口”的概念逐渐变成了“一方众水所总出处”的代名词 。而在村落的选址过程中,对村落的“水口”也颇为重视 。
根据风水中对于水道的描述,水流平缓,蜿蜒屈曲的河流可称吉祥,反之如果水流过急或者弯曲过大,则为大凶 。河流以河曲为界,其内侧为吉祥之地,外侧为凶兆之地,或说河右为吉,河左为凶(人面向水流方向,左手边即为河左,右手边即为河右) 。而在没有水的村落中,也有“以路为水,以水生财”之说 。
一斗水村产生之初,由于临近古道,仅有寥寥几家车马店,其特殊的服务型职能使得其一开始并没有像传统农耕型村落那样将风水格局作为选址的首要因素,而是着重考虑交通距离和水源问题,因此在西沟,一是没有河流经过,其次道路房屋排布等均看不出明显的风水格局因素 。
在口店村开始,便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由右侧山中流出并穿村而过,水流平缓,蜿蜒流出村外,河流两侧布置房屋 。而此种格局正符合传统风水理论之中对于修补风水的措施之一“引水聚财”的描述,即将象征财富的水源引入村中,用以改善村落的风水格局 。且由目前村落中房屋位置与主要道路关系的调查可知,此处房屋均处于道路弯曲内侧,符合清代张觉正所撰《阳宅爱众篇》中“玉带围腰”的布局特点,而在道路外侧即“反弓煞”一侧,并没有房屋,也符合传统风水理论中道路与房屋关系的要求 。
由以上分析可知,虽然一斗水村的择址大体符合风水理论中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择址的理想格局,但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及村落职能的特殊性,风水因素在一斗水村产生之初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地理交通因素 。随着村落的发展扩张,村落规模不断扩大,村落中水系的补充以及房屋的排布与道路的关系等也大致贴合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