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习俗,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上海传统习俗有除夕、上海桃花节、春节、元宵、浴佛节等 。
1、除夕: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 , 围炉守岁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 , 各户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帽新鞋 。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 。到子夜时 , 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 。
2、上海桃花节:每年3-4月间举办,上海人赏桃花的习惯由来已久,南汇是赏花的好地方,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 , 举办了上海桃花节 , 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
3、春节: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 。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又必请吃酒饭 。上海人一到过年必定要去城隍庙逛一逛,走一走那里的九曲桥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 , 各地都有接财神之举 。
4、元宵: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 。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 , 所以又名“灯节” 。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 。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 。
5、浴佛节:在上海,四月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这天寺庙要拂去佛像身上尘土,诵经礼拜,城内外大的寺院如静安寺和方浜路的广福寺都有盛大庙会 , 庙会期间,山门外百货毕集 , 进行土特产品交流 。
贵州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团圆饭 。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而上海属南方,冬至吃汤圆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大家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

上海传统习俗,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上海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冬至吃汤圆 , 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意思是说 , 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 。“汤圆”是上海冬至 必备的食品,汤圆也称汤团 , 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 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 。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 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豆沙、萝卜丝等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在冬至的家宴上,除了新酿的甜白酒、新蒸的花糕 外,汤圆是必不可少的节令食物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
上海人冬至日还有吃八宝粥的习惯,这个是听说来的,不知道准确不,不过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是有的,但是八宝饭是与赤豆糯米饭不一样的 。传说,上 古时候有一位共工氏,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而且作恶多端,后来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还要变成疫鬼来祸害百姓 , 不过 , 此鬼最怕赤豆了,于是百姓纷纷在冬至这一 天来煮赤豆饭吃,借以来驱鬼避邪,防灾去病 。
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 。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 , 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 。有点类似于清明 , 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 。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 , 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
有网友说冬至扫墓,据说要全鸡、全鸭、蹄膀、豆腐、青菜、全鱼、鸡蛋 去上坟的 , 全鸡全鸭说是要留头留尾额的鸡鸭,老祖宗一定要祭,不祭不发财 。
上海的风俗是什么上海送灶多用糖和糯米团子 。在上海崇明等地,送灶夜除了吃廿四糖、卷银包和赤豆饭,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年俗活动,犆锥?。
牐馕檬种富蚬靼舻惹峄髑岬?。
上海传统习俗,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风景名胜
自然风景,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淀山湖、奉贤碧海金沙、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上海世纪公园、滴水湖、陆家嘴中心绿地 。现代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中华艺术宫等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馆、港汇恒隆广场、正大广场、上海欢乐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尚街、8号桥、M50创意园、智造局、同乐坊、上海迪士尼乐园、国家会展中心 。
上海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经典时尚的购物和浓郁商业气息 。西餐汇聚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的风味 。中餐汇聚中国几乎所有地方风味 , 著名的有老城隍庙、云南路、黄河路、仙霞路等饮食文化区 。
上海端午节风俗介绍2022上海端午节风俗有哪些是大家常问的,毕竟端午是除了春节外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每每该节日到来的时候除了包粽子、划龙舟这些共有的习俗 , 各地域的讲究也层出不穷,一起看看上海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吧 。
2022上海端午节风俗有哪些 1、插艾叶
上海人在端午有插艾叶、挂菖蒲的习俗,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传统上,中国人一直把菖蒲视为辟邪之物 。由于其形状似利剑的特点,因而民间视之为驱鬼斩魔的降妖工具 。菖蒲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同时民间多将艾叶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 。因而挂菖蒲艾叶,有辟邪、治病防病的意思 。
2、佩香囊
上海人称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它们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 , 内装香料 , 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里所装东西已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
3、赛龙舟
旧时上海人有时不叫龙舟赛而习惯叫竞渡 。有资料记载,旧时端午节,上海黄浦江有龙舟竞渡之戏 。有善杂耍者 , 身束青龙绦,装载各种器械 。乘一种快船往来穿梭于各龙舟之中,更番演奏技艺 。上海是传统的江南水乡,因此每逢端午,水上活动几乎必不可少 。
上海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上海端午节食五黄
食五黄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 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 。这是上海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带有吉祥意味 。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
2、上海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最重要的当然是吃粽子了,早年上海人家遇到端午节吃粽子 , 基本都是自家包的,多数是甜的赤豆粽,或是纯的糯米粽,老上海有一大批宁波人,他们则更喜欢包碱水粽,家庭富裕的还会放几片肉 。慢慢就演变成现在种类繁多的粽子 。
3、上海端午节吃白和蛋
端午里的吃,不只是粽子一家独霸天下,在老底子的上海,与粽子同锅共煮的还有鸡蛋,也就是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鸡蛋,鸡蛋剥了壳吃,上海人把剥了壳的鸡蛋叫做“白和蛋”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叫法 。吃白和蛋,实际上就是进补和增强抵抗力,如能有利于皮肤,那是割草打兔子捎带的 。
端午上海哪里最好玩
如果想要体会最传统的端午习俗,来豫园就对了 。除了包粽子、做香囊等民俗展示,中心广场的市集上也挤满了老字号爆款 。杏花楼、沈大成、功德林、宁波汤团店和老城隍庙食品商店的粽子们 , 鲜肉的、赤豆的、豆沙的、紫薯的……恨不得为了争夺你的眼球,来一场咸甜粽子大pk赛 。同时,一批网红花车也入驻了中心广场的集市 。精致的植物微景观、还有个性的彩绘,都能延展你对端午的不同想象 。黄金广场的集市则是文创的天地,来自东方美学生活平台的“东家”精选在线下一露真容 。夏日文创、玉石首饰精致可爱,让人忍不住把玩 。
【上海传统习俗,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