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管理的6种方法

小学课堂管理(课堂有效管理的6种方法)
点击此处 说课PPT模板参考(06-13)
后台留言关键词【说课06-13】免费领取

课堂有效管理的6种方法

文章插图
大多教师认为“教学”和“管理”是两个工作,管理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享受”管理成果的 。笔者对此有不同见解:教学和管理并不应完全分开,管理其实是教学的一个部分(比如,通过纪律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素养进行教育),教学也是管理的一个手段(比如,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收获感,那么学生就很少会出现纪律问题,管理难度自然也就降低) 。教与管是两个互生共进的工作,割裂开来(比如,管理的时候不教学,教学的时候不管理)是行不通的 。
课堂管理是个复杂的工作,绝不仅仅是约束课堂纪律,它还包括课堂物理环境构建、人际关系协调、学习情感引领等方面,做好并不容易 。特别是小学课堂管理,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处于较低水平,他们往往不理解教师管理的“一番苦心”,管严了抵触,管松了放纵,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
建议一:课堂管理要注意差别化
课堂管理比较忌讳的是教条化、统一化——就是教师管理课堂完全按照他人的经验或理论来实施,不管自己学生是什么情况,也不论管理的个体有没有特殊性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同样是批评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再如有的纪律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而对高年级学生不适用(如手背后听讲);有的方法适用于城市学生,而对农村学生可能就不太管用;不同学科也应有不同的管理形态,比如美术学科可以把教室装扮花哨一些,营造审美环境,而数学学科则应该把环境布置得典雅一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严谨;在同一个班级,对纪律一贯好的和一贯容易出问题的学生又应区别对待……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那么课堂管理是很难搞好的 。
建议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管理
开头说过,教学和管理不应割裂开来,本来课堂上就教师一个人在做这些工作,难道是前半节课管理,后半节课教学?显然,教学和管理根本就是同时在进行,从理论上是不同的,但在操作上其实是融为一体的 。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来促进课堂管理——比如,在管理学生时,最常遇到的学生听课走神的问题 。教师一遇到这种事,就敲黑板,“注意听,认真听!”其实作用一般,一会儿学生又开始走神了 。这时,我们就不从管理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从教学的策略上去做文章——小学生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呢?无非有两点:听不懂、没兴趣 。如果我们优化一下教学设计,把单调的教学方法改成与小学生兴趣取向一致的游戏教学法或比赛教学法,将教学的内容调整成他们喜欢的生活、故事等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能够快速理解知识了,他们还会走神吗?
建议三:合理地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是课堂管理中较常用的手段——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得并不合理 。一般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盲目表扬奖励——就是所谓的“激励法” 。不管学生到底做得怎么样,反正是永远不批评,到处“撒”奖品 。以为这样,学生心情就好了,就容易配合教师管理工作了 。其实呢,小学生的自觉性还是比较低的,刚开始表扬的时候,作用明显,等时间长了,加上教师没有原则,学生就会“得寸进尺”或是产生对表扬的疲劳感 。
另一种则是制度优先——所有的管理工作就像是企业管理一样,一是一、二是二,有制度必须遵守,犯错误必须严惩,不考虑小学生的心理,也不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 。结果是学生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 。看起来课堂秩序变好了,但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而且也不是出于自觉,只要有机会,问题就会反复出现 。所以,课堂管理要做到奖罚有度,表扬要有理由,惩罚前后要讲道理,最主要的是,奖罚都要以服务管理为目标,而不是为奖而奖、为罚而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